故事客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间

朱三太子疑案

正文:

清朝初年,边城县的县令赵岩遇到一件头痛的事:县城疯传有前明朱三太子出现,朝廷下令,让他一个月内抓到朱三太子。赵岩下令全城戒严,对来往人等仔细盘查,弄得人心惶惶,也没查出朱三太子来。

这天早上,外面突然传来击鼓声。赵岩升堂,只见堂下跪着个农民,说是柳沟村的,昨晚村里的张庭夫妇双双死在家中。既然是人命案子,赵岩不敢怠慢,一大早便赶到柳沟村。这时死者张庭家院子里围了很多人,当中有两具尸体被白布盖着,一个年轻人两眼无神地坐在地上。

赵岩一进去,村民们都来迎接,那个年轻人给赵岩磕了个响头,说:“大老爷,我爹娘一夜之间被害,请为我报仇呀!”这个人是死去的张庭夫妇的儿子张顺。赵岩上前掀开盖着尸体的白布,见那一男一女,都在六十开外,男人胸口插着一把匕首,女人的额头处有一块血痕。再仔细看,他发现男人有一只手是紧握着的,指缝间露出几根毛发。赵岩就往外拔毛发,可那手握得太紧,拔了半天才拔出一根来。

赵岩起身又问:“这案子是几时发生的?”村民们说,他们半夜听见张顺的叫声,赶来时见这两个人已经死了。

张顺说:“启禀大人,昨天我有事出门,回来得晚了,一进来就看到这番情景!”

赵岩又问张顺:“你家平素有什么仇人吗?”没等张顺开口,有村民说:“他家来村里落户没几年,没听说过有仇人。”

赵岩又问张顺:“你老家在什么地方?”张顺顿了一下,说:“我家是保定府的,因为闹闯贼,才逃到这里来。”

这时候,捕头杨刚进来说:“大人,我发现一件东西。”赵岩制止住他,说:“就先到这里吧,此案本官会尽快处理。”说着走出了张庭家。

轿子刚出村,赵岩便吩咐几个差役,悄悄带个村民到县衙,等候问话。

到了县衙,赵岩才问杨刚:“你刚才发现了什么?”杨刚不慌不忙地拿出个铁疙瘩来。赵岩认得,这是官府的官印,上面还有些血迹。赵岩问杨刚:“哪里发现的?”杨刚说:“就在张庭家的院墙外。”

赵岩拿过官印,只见上面刻着几个字:大明边城县衙印。这竟是明朝的官印。他说:“凶器找到了,一定是凶手用匕首杀了张庭,等张庭妻子扑上来,他一时拔不出匕首,便用这个官印打死了她。”

杨刚问:“一个小村庄里,怎么能出现官印?”赵岩说:“那个张庭的身世,只怕不简单。”

这时,差役带着一个村民来了。赵岩就问村民:“听说死去的张庭是从外地来的,他的身世来历你清楚吗?”

村民说,几年前,有老两口进村,说是保定府的,因为家乡闹闯贼,跑到了这里来。村里人就让他们住下来了。那个老头说他叫张庭,很豪爽,经常请大家喝酒,与村里人处得都很好。

赵岩皱了下眉头,又问:“你是说,张庭两口子是自己到村里来的,那他们的儿子张顺呢?”村民说:“张顺呀,他是张庭老两口来了一年后才来的,说起来也有意思,我们还差点儿把他当贼了呢。”

那个村民说,几年前的一个夜里,村里的一户人家睡得好好的,突然听到有响声,点灯一看,见一人在屋里翻东西。那人一看暴露了,就把东西裹到包袱里,用扁担一挑就跑,家人追出来就喊。这一喊,村里人都出来了。那人跑着跑着,被一条河挡住了。村民们打起火把,把那人看得真真的,五大三粗,又白又胖,还有一嘴大胡子。等大家走得近了,那人就抄起扁担向大家打来。那扁担舞起来呼呼带风,谁也近不了他身。大家就围着他,等他舞不动扁担了,就一拥而上将他围住。只见他从腰间拿出块牌牌来,在黑夜里晃了几晃。村民们都笑了,认为这小子吓傻了,拿块牌子来糊弄人,可这时,却有人喊了一声:“顺儿,你是我的顺儿!”大家回头一看,喊话的是张庭。张庭走上前,对大胡子说:“顺儿,我是你爹呀!”大胡子看了张庭几眼,喊了声:“爹!”

张庭对大家说,这是他儿子,当时兵荒马乱的,他们两口子与儿子走散了,一年多没有音信,没想到在这里相遇了。

既然人家是爷俩,还有什么好说的,大家便纷纷离去,他们一家三口也回家了……

赵岩听完村民的讲述,又问:“你说那个张顺拿着块牌子,你看清是什么牌子了吗?”村民摇了摇头,说:“没看清,只是金光闪闪的,有几个字,小人也不认识呀。”

赵岩又问:“他们父子相认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村民说:“那个张顺认了爹娘后,只在家里待了几个月,就经常出门,村里人很少见到他。”

问完话,赵岩让那个村民回去并且不要声张。随后,他又让杨刚潜藏在张庭家周围,看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一连过了三天,案情一点儿进展也没有,赵岩在屋里苦思冥想,也没想出个头绪来。他捋着胡子,不觉间却有一根胡须掉在桌案上。赵岩就拿起那根胡须来,突然想起,死者手里抓着毛发,这是怎么回事呢?与此同时,他想到了一条妙计,不禁微微一笑。

当天,边城县到处张贴告示:前明的朱三太子已被抓获,现在开放城门,百姓可以自由进出了。赵岩在城门不远处设下岗哨,吩咐差役,一有情况马上向他禀报。

到了晚上,赵岩并没有休息,而是在堂前掌灯看书。这时候,杨刚回来了,说:“大人,张顺失踪了!”赵岩说:“等着吧,一会儿守城门的差役就会来的。”话刚落地,就有几个差役跑了进来,说:“禀报大人,南门发现可疑的人。”

差役们说,今晚,他们和守城的士兵正把守着南门,过来一个人,跑得满头大汗。差役们便喊住盘问,这人说有急事要出城。他们看这人可疑,便要搜他的身,这人就拿出个金晃晃的牌子来,说:“大胆,我是皇宫里的人,尽快放我出城,误了事拿你们是问!”差役和兵士们不辨真伪,只得把他放走了。

赵岩微微一笑,“这人就是凶手张顺无疑了。料他也走不了多远,你们快把他捉回来就是。”等差役走了,杨刚憋不住问道:“不可能吧,怎么儿子会杀死父亲呢?”赵岩说:“他们不是父子,你别忘了,张庭这个儿子是半路上认的。”

杨刚还是疑惑:“那,张庭怎么会认错儿子呢?”赵岩说:“父亲当然不会认错儿子,只有一个解释,他是故意认错的。”

杨刚更糊涂了:“既然人是张顺杀的,他为什么还守着这两个死人?该尽快逃走才是呀。”赵岩微微一笑,没有作答。

这会儿,差役们押进一个人来,正是张庭的儿子张顺。赵岩一指张顺,说:“张顺,你不在家守灵,出城干什么?”张顺眼珠转了转,说:“我突然想起,我父亲在城外还有个朋友,想通知他一下。”

赵岩又问:“你的胡子,怎么少了几根?”张顺支吾地说:“掉几根胡子也是正常的事。”

赵岩一拍惊堂木,说:“你根本不是张庭的儿子,你是杀人凶手!”张顺吓得汗都出来了,仍抵赖说:“大人,我是张庭的儿子,全村人都可以做证。”

赵岩说:“本官已查出,死者张庭,乃是前朝边城知县张若庭,李自成打进边城县,他也随之失踪,没想到流落到了柳沟村。而张若庭的儿子已死在战乱之中,怎么又冒出你这个儿子来?”

张顺从腰间拿出个东西,在赵岩面前晃了晃,说:“我乃皇宫大内的人,你一个小小的县令,能审得了我吗?”赵岩看了看腰牌,说:“这是明朝的腰牌,你却用来吓唬清朝的官,不是找死吗?”张顺吓得腿一软,扑通跪在地上,说:“大人饶命呀!”

赵岩见张顺老实了,就让几个差役把他的胡子扯下来,那胡子竟然是假的。赵岩又问:“你到底是谁?金腰牌又是怎么回事?还不如实道来!”

张顺这才说,他本名叫周喜,是前明的太监,李自成进北京时,皇宫里乱作一团。周喜就趁机搜罗了些奇珍异宝,还拿了一块腰牌,混在百姓中逃出了北京。等大清坐了江山,他这才敢出来。周喜虽然手里有点儿钱,却在皇宫里大手大脚惯了,不长时间,钱就花没了。没了钱,他就傻眼了,饿急了就想到了偷。这一偷就偷到了柳沟村,却又被发现了,要不是张庭把他认作儿子,早被抓起来了。

等张庭领着周喜回到家里,突然给他跪下了。周喜不知怎么回事,张庭说:“大人,看你这腰牌是皇宫里的,你一定是个贵人!”周喜这才知道,是腰牌救了他。

张庭又说:“你不要有顾虑,我是大明边城知县张若庭。”他又拿出大印叫周喜看。周喜眼珠一转,说:“实不相瞒,我是前朝的三皇子。”

张若庭早就听说,有个朱三太子从皇宫里逃了出来,而且周喜在宫里待得长了,皇宫里的事没他不熟的。这么一来,张若庭还真把他当朱三太子了。以后,周喜就成了张庭的儿子张顺。在外面称父子,在家里他们就是君臣。

周喜算是暂时有了安身之所,可他身上的毛病还是改不了。在张若庭家待了不长时间,他撒了个谎,说附近还有大明势力,要去联络,需要钱。张若庭二话不说,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来,周喜就到外面去挥霍。可时间长了,周喜还是露出了马脚。这天晚上,他喝得烂醉,一进屋,张庭劈头就问:“你到底是谁?”周喜吓了一跳,说:“我是朱三太子呀。”

张若庭却说:“你不是朱三太子,太子怎么有你这娘娘腔?你是个太监!”说完他上前一把抓住周喜的胡子往下扯。周喜急了,从腰间拔出刀来,刺入张若庭的胸膛。

张若庭虽然死了,手里还抓着周喜的胡子,周喜费了半天劲儿才拽出来。这时,听到动静的张若庭老婆出现了,又扯住了周喜。周喜没应手的家伙,正好摸到张若庭怀里的大印,一下子就砸到老太太的头上……

周喜把过程一口气说完,赵岩又问:“你既然杀了人,为什么不快快逃走,还在这里装儿子?”周喜说:“大人,我想逃呀,可城里查朱三太子,把守严。我就想,不如干脆在这里装儿子,反正谁也不会怀疑到我头上来。”

赵岩暗道:周喜啊周喜,你死不足惜,只是可惜了一个一心为国的忠臣呀。

周喜被押了下去,赵岩写了一道奏折,说一个从前明皇宫里逃出来的太监,冒充朱三太子,拿着块金腰牌到处招摇撞骗,现在已被抓获。很快朝廷就回复:斩立决。随着周喜人头落地,张庭的案子也了结了。

几天后,赵岩悄悄主持了张庭夫妇的葬礼,让他们入土为安。大家参加葬礼时,一个人却悄悄出了边城县。这人才是正牌朱三太子,他一直躲在赵岩家里,直到周喜的出现,让事情得到了平息,赵岩才有法子把他送出去。

看到朱三太子远去的背影,赵岩长长出了口气。作为前明的遗民,他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2023-11-06 07:08:26

  • 上一篇:神剑
  • 下一篇:敞口坛
  •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