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客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儿童

历史故事100字锦集

正文:

1、牛顿的一生古代历史故事2、古代女子遭受的五种残酷"宫刑"历史故事大全3、有气节的外交官杨儒爱国故事4、18 流亡公子重耳中华上下五千5、114 实地调查古代历史故事6、英、美考试制度从哪里来外国历史故事7、156 安禄山叛乱中华上下五千8、蒋介石侍卫长俞济时失宠内幕历史故事大全9、老子出世古代历史故事10、魔鬼的苹果外国历史故事11、151 狄仁杰桃李满门中华上下五千12、姚崇灭蝗中华上下五千13、39 范雎的远交近攻计中华上下五千14、韩慕侠巧打康泰尔爱国故事15、一心报效祖国爱国故事16、我们一同走过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英模纪事爱国故事17、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爱国故事18、请君入瓮中华上下五千19、024 造城古代历史故事20、耶稣与基督教的创立外国历史故事21、“党锢”事件中华上下五千22、204 女词人李清照中华上下五千23、共和国四代女飞行员风采录历史故事大全24、外国科学怪人外国历史故事

第1篇、牛顿的一生历史故事

  牛顿出生时有3磅重,那时家人担心的是这个小生命是否能够活下来。牛顿活了下来,只是体弱多病,性格腼腆,大家一直觉得他反应有些迟钝,所以上了小 学成绩不佳家人也就没以为什么。牛顿有自己的优点,他意志坚强,有种不达目的不输的劲儿,并且他爱好广泛,小手工做的又精细又别致。比如他做的灯笼在风筝 的牵引下上了天,他精心制作的水漏,计时准确,只是因为学习较差,这些都被人忽略了,同学们冷落他、歧视他,有一次班上第一的同学竟无故踢了他一脚,并骂 他 笨蛋 。牛顿被激怒了,他下定决心要和同学较量一翻。从此,他学习努力,在学期末超过了那位同学,成了全班第一名,同学们再也不敢小瞧牛顿了,牛顿知 道了学习好的好处,从此更加努力,他每天晚睡早起,争分夺秒,再也没被同学追上过。

  上了中学,牛顿还是那么的乐于动手作小玩意。他制作的一架精巧的风车,别出心裁,内放一只老鼠,名曰 老鼠开磨坊 ,受到了大人孩子的一致好评。

  然 而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4岁那年,牛顿的父亲去世了,小牛顿随母亲回到乡下,为了生活,母亲让牛顿去经商。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怎么会舍得离开心爱的校 园,牛顿苦苦向母亲求情,然而一切都是没用的,他们不可能老靠着舅舅过日子。但是牛顿实在是太讨厌经商了。他每天一早,随同一个老仆人来到10几里外的一 个镇子上,他把生意托付给老仆人去做,自己就偷偷地跑到半路的篱笆下看书,晚上再随老仆人一块回家。这样日复一日,日子倒也乐哉,牛顿很快适应了篱笆下的 读书生活,自己十分满足。摘自狸猫故事网   

  但是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一天,牛顿正在篱笆下苦读书,碰巧被路过此地的舅舅看见,舅舅真是好生气好生气,大骂他 偷懒,不务正业。牛顿怔怔地站着,看着舅舅把书从他手中抢过来,他想舅舅一定会把书给撕碎了。然而事情并未发生,舅舅拿起书看了两眼,只见这本数学书上密 密麻麻写满了符号,舅舅感动了,一把抱住牛顿说: 孩子,就按你的志向发展吧,以后舅舅支持你读书。 在舅舅的关怀下,牛顿学完了高中课程,

  并于1661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学习期间,牛顿得到了著名数学家巴罗的赏识,尽管如此,他毕业成绩并不优秀,牛顿又回到了乡下。

  牛 顿在伍耳索甫乡下呆了18个月,谁也没想到这18个月竟为牛顿一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667年,牛顿返回剑桥大学学习,并于1668年拿下硕士学 位。第二年,可敬的巴罗教授主动让贤,把自己的职位让给了自己心爱的学生。从此,牛顿灿烂的时光开始了,他在剑桥一呆就是30年。30年的时间,牛顿付出 了无数辛勤的努力,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从平凡到伟大,从 笨蛋 到科学家,牛顿离不开种种客观条件,但是最高不开的还是他的努力,他的刻苦。

第2篇、古代女子遭受的五种残酷"宫刑"历史故事

  宫刑,是古代用于破坏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位列"五刑".一般认为,宫刑是迫害和羞辱男子的专利,其实不然。古代不少女子,尤其是那些犯了"淫罪"的女子,很多情况下也会遭受宫刑。女子宫刑的种类很多,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五种。

  其一,缝阴术。缝阴术,也叫做锁阴术,即用针线绳索将女子外阴缝闭起来。这种宫刑术,因其极其卑鄙、下流,官场上一般不用,但在民间却非常盛行。丈夫对付红杏出墙的妻子,妒妇对付与丈夫有染的奴婢,都乐衷于此法。清朝人褚人获所着的《坚瓠集》中,就有"捣蒜纳婢阴内,而以绳闭之"、"以锥钻其阴而锁之,弃钥匙于井"的类似记载。据说,安徽毫州有座古建筑"缝阴楼",此怪名大概就源于这种民间刑罚。

  其二,幽闭术。明朝人王兆云在《碣石剩谈》中提到了此法的操作:"用木槌击妇人胸腹,即有一物坠而掩闭其牝户,只能便溺,而人道永废矣",这就是通常所讲的"幽闭".至于是什么器官坠落,有人认为是子宫,有人认为是阴道前壁,但这两种脱垂并不能从根本上断绝性交。对此,清人吴芗见解独特,他说,妇女阴道深处有块小骨叫"羞秘骨",一旦施加外力使它坠下来,就会像闸门一样闸封阴道,无法性交,从而达到惩处女子的目的。

  其三,骑木驴。木驴不是一种玩具,而是一种比缝阴和幽闭更具杀伤力的宫刑。缝闭和堵住阴道,不会使其丧命,而骑上木驴,则小命难保。一具横放的鞍马样的小车,上面凸立一根长度尺余、直径寸许的木笋(象征驴球),受刑女子坐在鞍马上,小车推动时,下面的器械发力,联动木笋上下伸缩,受刑的女犯被坚硬的木笋捣烂子宫和内脏,多半气息奄奄。《水浒传》中的王婆被判剐刑后,就有过骑木驴游街示众的经历。

  其四,挖阴术。挖阴,顾名思义就是挖去生殖器。男子割去生殖器,在"蚕室"里待上个把月,也就能痊愈了;而女子被挖生殖器,涉及体内多处重大器官,在古代比较落后的医学条件下,这种刑罚显得异常残酷,受刑的女子往往因为血流不止,而死于非命。另外,王夫之在《识小录》里还有"于牝剔去其筋,如制马豕之类,使欲心消灭"的说法,此法破坏程度较小,操作起来较复杂,没有"庖丁解牛"那两下子,恐怕是做不到的。

  其五,椓窍法。椓窍,也称椓或椓杙,"椓"和"杙"的原意是指拴牲畜的木撅子,另据《说文》解释为"以棍击伐"之意。"窍",应该是指女性下体。椓窍,就是用这种木撅子摧残女性阴部,其狠毒程度可想而知。汉景帝时,广川王刘去和他的王后阳城昭信残害姬人陶望卿,望卿被逼,投井而死。昭信不解恨,又叫人把她的尸体捞出来,"椓杙其阴中".对死人尚且如此,如果用在活人身上,其残酷程度决不亚于对男子的阉割。

  宫刑,在"五刑"中名列第二位,仅次于砍头的"大辟".从古至今,人们都把生殖器的价值看得很重,是仅次于脑袋的"第二生命".生殖器遭到破坏,无论是从生理上、心理上,还是从精神上,都会给受刑者造成巨大打击。尤其是女子被"宫",其花样之新颖,名目之繁多,方法之离奇,场面之血腥,既可以反映出古代刑罚之发达,封建制度之弊病,也暴露了行刑者思想之阴暗,心理之变态。这些处心积虑、带有流氓色彩的女子宫刑术,充分体现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非人摧残。

  

第3篇、有气节的外交官杨儒历史故事

  杨儒是清朝驻俄国公使。1901年,他到任后不久,就开始和俄国政府谈判我国东北问题。当时,俄国政府借口镇压义和团,派兵占领了东北大部分土地,又想在谈判桌上逼迫中国代表承认他们在东北的特权,永远霸占东北。杨儒坚决不同意,拒绝在俄国人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俄国人威胁他:条约文本已由沙皇批准,一字不能改。你不签字,就不必谈判了。俄中两国也就无“友好”可谈了。杨儒不怕对方的威胁,回答说:“我宁愿与你们决裂,宁愿被我国政府治罪,也决不签字!我不能出卖祖国的权益。”

  俄国代表又假意安慰说:“你们政府已授权给你,出了问题责任也不在你呀!如果你签了字,贵国政府要治你的罪,我们俄国会出面保护你的。”杨儒感到受了莫大的污辱,气愤地说:“你何出此言!我是中国的官员,怎么会寻求你们的保护呢?那不就太无颜面了吗?我难道会那样做吗?”

  杨儒因为担忧国事,心情沉重,加上年事已高,一次谈判归来,不慎被雪地滑倒,摔成重伤,一病不起。可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肯向俄国人屈服。

  后来,清朝政府在全国人民的压力下,同意了杨儒的意见,拒绝签约。杨儒的斗争胜利了,他不愧是一位有气节的外交官。

第4篇、18 流亡公子重耳历史故事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后来夷吾回国夺取了君位,也想除掉重耳,重耳不得不到处逃难。重耳在晋国算是一个有声望的公子。因此一批有才能的大臣都愿意跟着他。

重耳先在狄国住了十二年,因为发现有人行刺他,又逃到卫国。卫国看他是个倒运的公子,不肯接待他。他们一路走去。走到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地方,实在饿得厉害,正瞧见几个庄稼人在田边吃饭。重耳他们看得更加口馋,就叫人向他们讨点吃的。

庄稼人懒得理他们,其中有一个人跟他们开个玩笑,拿起一块泥巴给他们。重耳冒了火,他手下的人也想动手揍人了。随从的有个叫狐偃的连忙拦住,接过泥巴,安慰重耳说:“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给我们送土地来啦,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吗?”

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台阶,苦笑着向前走去。

重耳一班人流亡来到齐国。那时齐桓公还在,待他挺客气,送给重耳不少车马和房子,还把本族一个姑娘嫁给重耳。

重耳觉得留在齐国挺不错,可是跟随的人都想回晋国。

随从们背着重耳,聚集在桑树林里商量回国的事。没想到桑树林里有一个女奴在采桑叶,把他们的话偷听了去,告诉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对重耳说:“听说你们要想回晋国去,这很好哇!”

重耳赶快辩白,说:“没有那回事。”

姜氏一再劝他回国,说:“您在这儿贪图享乐,是没有出息的。”可重耳总是不愿意走。当天晚上,姜氏和重耳的随从们商量好,把重耳灌醉了,放在车里,送出齐国,等重耳醒来,已离开齐国很远了。

以后,重耳又到了宋国。宋襄公正在害病,他手下的臣子对狐偃说:“宋襄公是非常器重公子的。但是我们实在没有力量发兵送他回去。”

狐偃说:“这我们全明白,我们就不再打扰你们了。”

离开宋国,又到了楚国。楚成王把重耳当做贵宾,还用招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楚成王对待重耳好,重耳也对成王十分尊敬。两个人就这样交上了朋友。

有一次,楚成王在宴请重耳的时候,开玩笑地说:“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将来怎样报答我呢?”

重耳说:“金银财宝贵国有的是,叫我拿什么东西来报答大王的恩德呢?”

楚成王笑着说:“这么说,难道就不报答了吗?”

重耳说:“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我愿意跟贵国交好,让两国的百姓过太平的日子。万一两国发生战争,在两军相遇的时候,我一定退避三舍。”(古时候行军,每三十里叫做一“舍”。“退避三舍”就是自动撤退九十里的意思。)

楚成王听了并不在意,却惹恼了旁边的楚国大将成得臣。等宴会结束,重耳离开后,成得臣对楚成王说:“重耳说话没有分寸,将来准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还不如趁早杀了他,免得以后吃他的亏。”

楚成王不同意成得臣的意见,正好秦穆公派人来接重耳,就把重耳送到秦国(都城雍,在今陕西凤翔东南)去了。

原来秦穆公曾经帮助重耳的异母兄弟夷吾当了晋国国君。没想到夷吾做了晋国国君以后,反倒跟秦国作对,还发生了战争。夷吾一死,他儿子又同秦国不和。秦穆公才决定帮助重耳回国。

公元前636年,秦国护送重耳的大军过了黄河,流亡了十九年的重耳回国即位。这就是晋文公。

第5篇、114 实地调查历史故事

邹忌真把淳于髡的话当做金科玉律。他想尽方法规劝齐威王调查事实,别让左右拿奉承的话把自己蒙住了。有那么一天,邹忌把人家称赞他长得漂亮的话对齐威王说了。原来邹忌身高八尺多,相貌堂堂,自己也很得意。他早上起来,穿好衣服,戴上帽子,对着镜子瞧瞧自己,问他的媳妇儿,说:“我跟北门的徐公比起来,哪个漂亮?”城北徐公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邹忌要听听他媳妇儿的意见。他的媳妇儿说:“徐公哪儿比得上您呐?”邹忌不大相信,他又问问他的使唤丫头:“我跟徐公比,哪一个漂亮?”那个使唤丫头说:“徐公哪儿比得上您呐!”过了一会儿,外面来了一位客人,两个人就坐着谈天。谈话当中,邹忌问他:“我跟徐公比,哪个漂亮?”那个客人说:“您漂亮,徐公比不上您!”第二天,巧极了,城北徐公来访问邹忌。邹忌一看,觉得自己不如徐公漂亮。他偷偷地照照镜子,再瞅瞅徐公,越看越觉得自己比徐公差得远了。到了晚上,他躺在庆上琢磨着:“我的媳妇儿说我美是因为她对我有偏私;我的使唤丫头说我美是因为她怕我;我的客人说我美是因为他有求于我。”他把这段经过向齐威王说了一遍。接着他说:“我明明知道我比不上徐公,可是我的媳妇儿对我有偏私,我的丫头一向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就都说我比徐公漂亮。现在齐国土地周围一千里,城邑一百二十个,王宫里的美女和伺候大王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讨大王的喜欢的,朝廷上的臣下没有一个不害怕大王的,全国各地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有求于大王的。从这些情况看来,您的耳目准是蒙蔽得很厉害的。”齐威王点点失,说:“你说得对!”他立刻下了一道命令:“不论朝廷大臣,地方官民人等,能直言指出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

邹忌不但这么规劝齐威王,他还挺细心地调查全国各地的官员,要知道谁是清官,谁是贪官。他老向朝廷里的大官们查问各地的情形,他们差不多都说:“中等的太多了,不知道从哪儿说起。我们只知道太守里头顶好的是阿大夫[阿城,在山东省阳谷县东北],顶坏的大概要数即墨大夫了[即墨,在山东省平度县东南]。”邹忌就照样告诉了齐威王,请齐威王暗地里派人去调查。

齐威王好像无意中问起左右,大伙儿都说阿大夫是太守里头数一数二的好人,那个即墨大夫是太守里头的坏蛋。好太守人人喜欢,坏太守谁都讨厌。朝廷上的大臣们和左右一帮人每回听见齐威王和邹忌提起这两个太守来,都挺起劲。他们知道,阿大夫准能够步步高升,他提升了,他们也有好处。这就叫“与人方便,自己方便”。那个不懂人情世故、默默无闻的即墨大夫,早就该撤职查办了。果然,天从人愿,齐威王召回了那两个大夫来报告。“报告”只是个名义罢了,其实就是叫阿大夫来领赏,叫即墨大夫来受刑。这还用说吗?

就在那天,文武百官朝见齐威王。齐威王叫即墨大夫上来。众人瞧见一个大锅烧着一锅开水,大伙儿都替他捏着一把汗,静悄悄地站着。齐威王对他说:“自从你到了即墨,天天有人告你,说你怎么怎么不好。我就打发人上即墨去调查。他们到了那边,就瞧见地里长着绿油油的庄稼,人民都挺安分守己,脸上透着光彩,好像不知道有什么苦楚,有什么纷争似的。这都是你治理即墨的功劳。你专心一意地为了帮着人民,一点也不来跟这儿的大官们套拉拢,也不送点礼给大伙儿,他们就天天说你不好。像你这种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不吹牛、不拍马的太守,咱们齐国能找得出几个?——我加封你一万家户口的俸禄!”大伙儿一听,都觉着自己脸上热呼呼的,脊梁骨冒着凉气,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可是地不作脸,没给他们临时开个窟窿。

齐威王回头又对阿大夫说:“自从你到了阿城,天天有人夸奖你,说你怎么怎么能干。我就打发人上阿城去调查。他们到了那边,就瞧见地里乱七八糟地长满了野草。老百姓面黄肌瘦,连话都不敢说,只能暗地里叹气。这都是你治理阿城的罪恶。你为了欺压小民,装满自己的腰包,接连不断地给我手下的人送礼,叫他们好替你吹牛,把你捧上天去。像你这种专仗着贿赂,买动人情,巴结上司的贪官污吏,要是再不惩办,国家还成个体统吗?——把他扔到大锅里去!”武士们就把他煮了。吓得那些受过阿大夫好处的人都好像自己也扔到大锅里一样,一个个站不住了。他们一会儿换换左脚,一会儿换换右脚,一会儿擦擦脑门子上的汗珠,一会儿挠挠脖颈子,愁眉苦脸地站在那儿。

齐威王回头叫那些平日不分青红皂白、颠倒是非的十几个人过来,骂着说:“我在宫里怎么能知道外边的事情呐?你们就是我的耳朵、我的眼睛,可是你们贪污受贿,昧着良心,把坏的说成好的,把好的说成坏的。你们好比扎瞎了我的眼睛、堵上了我的耳朵。我要你们这些臣下干什么?——把他们都给我煮了吧!”这十几个人吓得跪在地下,直磕响头,苦苦地哀求着。齐威王就挑几个顶坏不过的,下锅煮了。

这么一来,一些个贪污的官吏不能再在齐国呆着,真正贤明的人有了发挥才能的机会。齐国的政治可就比以前清明得多了。

齐威王看邹忌整顿得挺有成效,就封他为成侯。邹忌又对齐威王说:“从前齐桓公、晋文公当霸主,都借着天王的名义。跟下周室虽说是衰弱了,可是还留着天王的名义。要是大王奉了他的命令去号令诸侯,大王还不就是霸主了吗?”齐威王说:“我已经当了王,哪儿还能去朝见另一个王呐?”邹忌说:“他是天王啊。只要在朝见的时候,您暂且称为齐侯,天王必定高兴,您还不是要怎么着就怎么着吗?”齐威王就亲身上成周去朝见天王。这是公元前370年(周安王的儿子周烈王6年)的一件大事。

周朝的王室早就只剩了个空名了,各国诸侯根本想不起还有朝见天王这个礼来。如今单单齐侯来朝见,周烈王认为周朝的气运转了。这份高兴简直就不必提了。朝廷里的大臣们和京城里的老百姓都乐得打锣敲鼓、连蹦带跳地庆祝起来。周烈王叫人去瞧瞧库房里还有什么宝贝没有。说起来也怪寒碜的,库房里哪儿还有多少值钱的东西呐?可是老太爷不能在孝顺子孙跟前丢人现眼!他只好咬着牙,搜寻了几件宝贝,赏给“齐侯”。齐威王从天王那儿回来,沿道上都是称赞他的话,乐得他满脸喜容,装着一肚子的得意回来。

第6篇、英、美考试制度从哪里来历史故事

  英、美考试制度从哪里来
  
  马晓辉
  
  目前国际上的大学入学考试模式分为三大类型:一种是以中、日、韩等国为代表的“全国统一高考”模式,以分数取人,即所谓一考定终生,“学而优则仕”;再一种是以加拿大为代表的“开放、松散式”大学模式,甚至不考试都能上大学;第三种是以英、美等国家为代表的“等级测试”模式,将考试与开放相结合,取前两种模式的中间路线,各高校自主招生权力很大,十分灵活。
  
  自然,英、美的大学入学考试模式目前是最好的,也为中国大陆教育界人士、考生、考生家长青睐。据说,中国大陆以后高考改革方向就是向英、美模式学习,其中以英国的考试制度为主。
  
  那么,英、美的考试制度从哪来的?是自创的吗?不是,是“偷师”中国科举制度。
  
  早在100年前,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即点破了:“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先生这话是有根据的,并非臆断。
  
  十四世纪,曾在中国居住过的欧洲人士将中国自隋唐以来实行的科举考试,向本国做了详细的介绍和推荐,英国当时的学术界和开明官员力主仿效中国文官取士手段,实行机会均等的公开考试。1853年,英国王室任命查理・特罗维廉和斯坦福・诺斯科特两位爵士负责英国文官制度的改革和方案草拟。后来,他们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报告中的主要观点就是建议学习、实行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公开、竞争性的考试手段来招聘官员。
  
  两位爵士的报告被英国国会采纳。此后、法国、美国等许多欧美国家都把中国的考试制度“拿了过去”。欧美人认为,科举比当时他们“领导说了算”、“世袭”等用人模式先进、公平,中国的科举优点多多,至少使官员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官员。
  
  当时西方有人惊叹,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制度,这一制度应该与中国“四大发明”一样,是重要的发明创造,影响了全球的用人观,直至目前,还有今后。
  
  但是,如同发明了火药只知道用来做鞭炮、烟花逗乐,不知用于枪炮、子弹杀人一样,虽然中国人创造性地发明了科举考试模式,但这一手段后来却成为束缚中国人思维的绳索。而欧美人却活学活用,把这一选拔人才方式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让中国这位发明者反过头来要学习、“取经”的考试模式。
  
  原因在哪儿?一在考试内容落伍,二在考试模式未变。
  
  中国传统的科举考试内容在长时间内呆板、重复、单调,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成为千百年来的必考科目,这些考试内容只靠死记硬背,固化了人的创造性思维。而西方不同,既结合当时的工业革命和民主、人权的需要,考试内容丰富而又科学,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实用技能、心理素质等统统纳入考试的内容,而不仅仅是书本上死记硬背的东西。
  
  除了笔试方式,欧美“科举”中最重要的是口试和面试制度的确立,比中国的“殿试”――由皇帝一人御笔钦点,更为完善和科学。欧美的“科举”即便顺利通过了,也未必就能如中国的学子(举人)一样,可以立即获得官职和荣耀,他们还得实习和试用,至少半年以后才能正式上岗“当官”,而中国却是“祖宗定下的规矩不能改”,一成不变,僵硬得不能再僵硬。

第7篇、156 安禄山叛乱历史故事

唐玄宗在位时,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十个军镇(也叫做藩镇),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地位很重要。按照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可能被调到朝廷当宰相。

李林甫掌权以后,不但排挤朝廷的文官,还猜忌边境的节度使。担任朔方等四个镇节度使的王忠嗣,立了很多战功。他手下的将领哥舒翰、李光弼,都是骁勇善战的名将,李林甫看王忠嗣的功劳大,威望高,怕他被唐玄宗调回京城当宰相,派人向唐玄宗诬告王忠嗣想拥戴太子谋反,害得王忠嗣险些丢掉了性命。后来还是哥舒翰在唐玄宗面前苦苦为王忠嗣申冤,玄宗才免了王忠嗣的死罪,改为降职处分。王忠嗣受不了这个冤枉,一气之下就病死了。

当时,边境将领中有一些胡族人。李林甫认为胡人文化低,不会被调到朝廷当宰相,就在唐玄宗面前竭力主张重用胡人,理由是胡人善战,而且跟朝官没联系,靠得住。唐玄宗本来最怕边境的将领谋反,就听李林甫的话,提拔了一些胡人当节度使。

在这些胡族的节度使中,唐玄宗、李林甫特别看中一个平卢(治所在今辽宁朝阳)节度使安禄山。

安禄山年轻时在平卢军里当过将官,因为不遵守军令,打了败仗。边境守将把他解送到长安,请朝廷处分。当时的宰相张九龄为了严肃军纪,把安禄山判了死刑。唐玄宗听说安禄山挺能干,下令把安禄山释放。

张九龄跟唐玄宗说:“安禄山违反军令,损兵折将,按军法不能不杀;而且据我观察,安禄山不是个善良人,不杀恐怕后患无穷。”

唐玄宗不听张九龄劝谏,还是赦免了安禄山。后来,张九龄被撤了职。安禄山却靠他奉承拍马的手段,一步一步地升官,当上了平卢节度使。不出三年,又兼任范阳(治所在今北京市)节度使。

安禄山当了节度使以后,就尽量搜罗奇禽异兽,珍珠宝贝,经常送到宫廷讨好唐玄宗。他知道唐玄宗喜欢边境将领报战功,就采取阴谋手段,诱骗平卢附近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将士,参加宴会。在酒席上,用药酒灌醉他们,把兵士杀了,又把他们的首领割了头,献给朝廷报功。

唐玄宗常常召安禄山到长安朝见。安禄山抓住这个机会,使出他狡猾的手段,尽量讨唐玄宗的喜欢。安禄山长得特别肥胖,凸肚子,矮个子,装出一副傻乎乎的样子。唐玄宗一见到他就乐了。

有一次,唐玄宗指着他的肚子开玩笑说:“这么大的肚子,里面装的什么东西?”

安禄山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没有别的,只有一颗赤诚的心。”

唐玄宗认为安禄山真对他一片忠心,心里更高兴了。以后又封安禄山为郡王,还替他在长安造了一座跟王公贵族住的一样华丽的府第。安禄山搬进王府后,唐玄宗每天派人陪他一起喝酒作乐;还让杨贵妃把安禄山收作干儿子,让安禄山在内宫随便进出,亲热得像一家人一样。

安禄山骗取了唐玄宗和李林甫的信任,除了范阳、平卢两镇外,又兼了河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节度使,控制了北方边境的大部地区。他秘密扩充兵力,提拔了史思明、蔡希德等一批猛将,任用汉族士人高尚、严庄帮他出谋划策;又从边境各族的降兵中挑选了八千名壮士,组成一支精兵,囤积粮草,磨砺武器。只等唐玄宗一死,他就准备叛乱。

没多久,李林甫病死,杨贵妃的同族哥哥杨国忠凭着他的外戚地位,接任了宰相。杨国忠本来是个流氓,安禄山瞧不起他,他也看不惯安禄山,两个人就闹起矛盾来。杨国忠几次三番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一定要谋反。但是唐玄宗正在宠信安禄山,哪里会相信。

日子一长,安禄山的谋反的迹象渐渐暴露出来了。他向朝廷要求把范阳的三十二名汉将都撤换了,由他自己另外委派;唐玄宗亲手写诏书要安禄山到长安,他也推托有病不去。唐玄宗开始对安禄山怀疑起来。但是无论唐玄宗或是杨国忠,都没有想到该怎样防备安禄山的叛乱。

公元755年十月,安禄山经过周密准备,决定发动叛乱。这时候,正好有个官员从长安到范阳来。安禄山假造了一份唐玄宗从长安发来的诏书,召集将士宣布说:“接到皇上密令,要我立即带兵进京讨伐杨国忠。”

将士们都觉得很突然,面面相觑,但是有谁敢对圣旨表示怀疑呢。

第二天一早,安禄山就带领叛军南下。十五万步兵、骑兵在河北平原上进发,一路上烟尘滚滚,鼓声震地。中原一带已经有一百年左右没有发生战争,老百姓好几代没有看到过打仗。沿路的官员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安禄山叛军一直向南进攻,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抵抗。

范阳叛乱的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开始认为是有人造谣,还不相信,到后来警报一个个传来,他也慌了起来,立刻召集大臣商议。满朝官员没有经过这样的大变乱,个个吓得目瞪口呆,只有杨国忠反而得意洋洋地说:“我早说安禄山要反,还不是被我说准了吗。不过,陛下尽管放心。他的将士不会跟他一起叛乱。不出十天,一定有人把安禄山的头送来。”

唐玄宗听了这番话,也有些安心了。但是,哪儿知道,没有多久,叛军长驱直入,渡过黄河,占领了洛阳。

第8篇、蒋介石侍卫长俞济时失宠内幕历史故事

  蒋介石侍卫长俞济时失宠内幕
  
  文/孙勇
  
  毛惕园等人在审查全案时,立即把俞济时列入了孙案之列。为什么?俞济时用了“苦肉计”――在事发前一晚,以枪走火自伤为次日不能出现在检阅台制造借口――枪伤是他参与孙案兵变的“铁证”。
  
  俞济时和枪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竟然走火伤了自己!真可谓是“捉了一辈子的鹰,竞被老鹰啄瞎了眼!”然而,俞济时的倒霉还远远不在于此
  
  俞济时,字良桢,号邦梁、济士,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自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开始追随蒋介石,为蒋鞍前马后内外奔波,可谓鞠躬尽瘁,当然俞本人在这期间也得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地位和权势。俞济时曾任第七十四军军长、第十九集团军副总司令、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侍卫长,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等要职,是蒋介石眼里的栋梁之材。
  
  蒋介石败退到台湾之后,启用新人,有意冷落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军政要员,诸如何应钦、汤恩伯、胡宗南等先后被他弃之如敝屣,当了说话无声的闲人。而俞济时却像一颗政坛不老松,虽然辞去了侍卫长和局长之职,却丝毫没影响他在台湾政坛的地位和对侍卫室的掌控。有人比较他和前任王世和说:“俞济时虽是豁嘴,却比王世和幸运千万倍!”
  
  然而,1955年夏发生的一次离奇且极富戏剧性的事件,却把和王世和一样日夜跟随蒋介石长达十多年的俞济时从台湾政治舞台上直接撸了下来。
  
  6月初的一个晚上,俞济时在家里擦拭自己的配枪时,不知咋的,配枪突然走火,子弹击伤了他的大腿。俞济时久经沙场,和枪打了一辈子的交道,竟然走火不说,还自己伤了自己!不能不说应了一句老话:“捉了一辈子的鹰,竟被老鹰啄瞎了眼!”
  
  然而,俞济时的倒霉还远远不在于此!第二天上午,台湾南部有一场由陆军指定单位参加的军事演习。蒋介石准备亲自前往现场校阅。按照惯例,只要蒋介石亲自参加的任何重要场合,俞济时都要事必躬亲,亲去现场督导警卫安全事宜。这一次因为受了枪伤,他自然不能前去了。
  
  无巧不成书的是,就在他受伤的当夜,蒋经国手下的政工特务“提前破获”了一个有军人和美国势力参与设计的“兵谏叛变”计划。该计划“计划”在蒋介石南部校阅时,演习部队将炮口“朝向司令部阅台”,到时某师长上万言书,“胁挟统帅”,要求当场“清君侧”,若不答应,就“炮轰司令部阅台”,发动兵变。这一“兵谏叛变案”,就是轰动一时的“孙立人兵变串案”之一。
  
  原来孙立人因为是在美国与西点军校齐名的维吉尼亚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在远征缅甸时救过英军,一直与英美国家的要员关系密切。败退到台湾后,蒋介石为了与宣布不予军援的美国修好,获得美国人的政治和军事支持,不惜重用亲美派孙立人以讨好美国,孙立人于是身价大增。在蒋介石复职“总统”后,孙接任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兼国防部台湾防卫总司令,次年5月晋为陆军二级上将,成为台湾军界最炙手可热的实权人物。孙立人大权在握,完全用“美国思想”治军,甚至用“军队是国家”的“美国观念”,对抗蒋氏父子子承父业的传子大计。这终于惹恼了蒋介石。父子开始逐步削弱孙立人的权力,首先把他调为了总统府任参军长。可这些年孙立人在军中安插了不少亲信和手下,单单新1军的老部下和安徽乡党就人数可观,势力不可小觑。不剪除他们,蒋经国要子承父业,必然阻碍重重。于是,蒋经国的特工系统和蒋介石的黄埔嫡系联手,暗中策划一系列的大事件来进行“去孙化”。
  
  这次“兵谏叛变案”,就是他们为“去孙化”而无中生有制造的假案。虽然孙立人已没有兵权,且蒋介石校阅时依规定各受校阅部队的枪炮都不许实弹,根本不可能炮轰司令部阅台,也不可能“胁迫统帅”,但随后蒋经国立即进行追查,将孙立人的亲信、时任步兵学校少校教官的郭廷亮逮捕,指他为“兵变祸首”。孙立人也被拘捕,准备接受审判。为此,蒋氏父子又成立了一个九人组成的郭廷亮“匪谍”案调查小组,本来案子由保密局局长毛人凤负责侦破。由于他肺癌已进入晚期,不得不去美国治疗,于是侦破工作落在了负责蒋介石外卫之一的保密局特勤组组长毛惕园身上。
  
  毛惕园等人在审查全案时,立即把俞济时列入了孙案之列。为什么?俞济时用了“苦肉计”――在事发前一晚以自伤为次日不能出现在检阅台制造借口――枪伤是他的“铁证”。
  
  这一“合理推断”立即得到了蒋经国的认可,立即报告蒋介石说:“天下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什么时候不好枪支走火,偏偏发生在你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去校阅演习的前夕。枪支走火,本来就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居然还打伤了大腿,这合情理吗?不是要借故不到会场,又何必使出一计苦肉计呢……”
  
  蒋介石长期以来对俞济时的忠心不存怀疑,开始不信。可之后听到“大家都是如此推断”,心中的天平立即发生偏离,自己的儿子都不相信,还相信谁?!于是首肯了蒋经国的判断。
  
  俞济时牵涉到孙案,先是一头雾水。因为自伤,蒋介石阅兵当日,他请假没到现场是事实,于是做任何解释,都自辩不清,如何解释也是多余。事件之后,俞济时逐渐离开了侍卫室的核心领导地位,赋闲当“国策顾问”去了。
  
  俞济时为何无故被撸下台呢?无非是蒋经国为了培植自己的实力而清除阻力,毛惕园野心勃勃想接替俞济时而联手合演了一出戏
  
  蒋经国为什么抓住俞济时的“说不清”把他撸下台呢?究其原因,无非是蒋经国为了培植自己的实力而清除阻力,毛惕园野心勃勃想接替俞济时而联手合演的一出戏。
  
  败退台湾后,蒋介石有意扶植太子,而蒋经国也时刻准备着。1951年,他积极筹备政工干部学校,需要一批马上就可以派上用场的人马,于是首先想到就是俞济时手下侍卫室那些年轻侍卫,想把这些侍卫变成政工干部学校第一期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干校的运转,更能把这股势力转为自用。谁知他深思熟虑的计划却在俞济时那里碰了壁,顿感像俞济时这样从大陆过来而手握重权的人,是自己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阻碍,因此必须搬掉。
  
  而特勤室主任毛惕园并不是品行如何高洁的人。在北平“沦陷”前,他是北平警备总部稽查处处长。在解放军合围之前,他就抢先把家眷送走,稍后局势一紧,他立即借口“身染重疾”需至后方治疗,把处长交人代理,自己连夜乘火车逃离了北平。在乱世中千方百计苟全性命的他来到台湾后,眼看生存危机解除了,又开始处心积虑地谋官,并敏锐地认识到孙案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积极争取到主办权后,趁毛人凤赴美就医的机会,找了一个人,假扮成毛人凤。两人向郭廷亮承诺,只要肯担下“匪谍”罪名,则保证他几条:(1)在军法审判时得以无期徒刑结案并在适当时机给予减刑、特赦;(2)政府会负责照顾他的老小,并给他一栋房子;(3)孙立人那里,老先生保证不予追究。后来他对郭廷亮又骗又哄,并且写下一封由“毛人风”和他签名落款的保证书,把承诺变成白纸黑字,还当面将保证书交给了郭太太。
  
  随后,在军法审判中,郭廷亮被判了死刑,再改为无期徒刑,至于减刑、特赦等承诺则无法实现;而郭廷亮一家老小和住所问题,则由保密局出资三万在剑潭附近买了一栋房子供其居住。这房子原是毛惕园所有,本是违章建筑,毛惕园以一万买来转手卖得三万,好歹算是捞到一点好处。
  
  他办成案子后,正等着蒋经国来给自己升官,谁知老天爷有心整他,他卖房的钱才进口袋,房子便因为违章被拆掉,盖起了再春游泳池。郭太太又拿着保证书找上了毛惕园,毛惕园又把他在中和的另一栋违法建筑让了出来,又捞了政府一笔好处;不久,房子又被拆,最后才由警备总部在屯坜买了个房子给郭家老小。为房子吵翻天的同时,郭廷亮的特赦案也一直没下文,郭太太连告毛惕园好几状,终于弄得蒋经国生气了,结果,毛惕园不得不辞去特勤室主任之职,提前退休以逃避郭太太的“骚扰”。
  
  可他引退之后,事情又出现奇迹,郭太太找到了新男友,无暇再为郭廷亮四处奔波了。这令毛惕园肠子都悔青。
  
  一切“老棒子”都让位于年轻人了。蒋家老王朝随着蒋经国这颗新星的崛起,旧的老的人和事迅速更换
  
  俞济时下台后,侍卫室年轻化的声浪日起。1955年,侍卫室再次改组,皮宗敢前去美国陆军参谋大学特别班学习,侍卫长之职由蒋介石的亲信、空军政战部主任吴顺明接任。蒋介石的安保工作,实际上转而由蒋经国统管了。
  
  10月5日,蒋介石正式批准俞济时“休养”,宋美龄在传达时仍要俞济时照料官邸事务。接着,施觉民调任“总统府”第三局局长,警卫室主任楼秉国调任“总统府”参军。
  
  施、楼两人追随俞济时为时甚久,是内卫、外卫的两大得力主将。“老人”们先后离去,这些变化使得同样是“老人”的张毓中敏感地觉察到了侍卫室“政治形势”的变化,在诚惶诚恐中过了一段日子,1956年4月,他也接到了调职命令:
  
  “侍卫官兼组长周国成,警务员兼组长张毓中,免去兼组长职务,调为侍卫室督察,直属笫一、二副侍卫长,分别协助第一、二副侍卫长督导内卫、外卫勤务。并派侍卫室第一副主任陆军上校王以辉兼任侍卫组组长,第二副主任宪兵上校叶冠军兼任警务组组长。”
  
  王、叶两人和侍卫室毫无历史渊源,对内、外卫的工作也丝毫没有经验。这个命令改变了一向近乎世袭的警卫传统,也改变了侍卫室的家族、弟子、门人组成的特性,很明显的是一个大改革,也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5月,警卫室裁撤。
  
  1957年春,张毓中应老同学、台湾省政府警务处处长郭永之邀,出任桃园县警察局局长,再次回到了警察岗位,从此永远离开了侍卫室。
  
  岁月匆匆,一切“老棒子”都让位于年轻人了。蒋家老王朝随着蒋经国这颗新星的崛起,旧的老的人和事迅速更换。
  
  “该走的要走了。”1960年7月,王世和卧病在床,对前来看望自己的俞济时说了这样一句令人伤心的话。宋美龄得知王世和恐怕不久人世,特地派秘书游建文到王家探视。游秘书告诉王世和说:“夫人要我转告侍卫长,请你放心,夫人完全不计较过去的恩恩怨怨了。她已经完全释怀,谅解你的一切了,请你安心养病。”
  
  听到这些话,卧床的王世和流下两行热泪,痛苦地说:“来台湾十年来,始终无缘单独见先生一面,这才是我心头最痛。先生不仅和我是亲戚,还是我拿性命保护过的主人啊!”两天后,王世和合上双眼,走完了他63年的人生道路。12月,吴顺明调职,由胡忻接任侍卫长。
  
  (摘自《人民政协报》)

第9篇、老子出世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咱鹿邑名叫苦县。城东十里有个村庄,叫曲仁里。村前有条象小河一样的赖乡沟。沟水清凌凌,两岸有很多李子树。沟边有一户人家,这家有个闺女,年长一十八岁,模样俊俏,知书识理,爹娘把她看成掌上明珠,这闺女有个犟脾气,她决定终身不嫁,一生守在二老身旁,安心攻读诗书,侍奉爹娘。

一天,这闺女到赖乡沟洗衣裳,在石头上搓了一阵,举起棒槌正要往下捶,忽然看见两个对肚子长在一起的李子从水面漂了上来。她放下棒槌伸手把李子捞起来。只见两个李子都是一面鼓肚儿,一面扁平,象两个切开的半拉李子对到一块,又象两个耳朵合在一起。这李子青里透黄,黄里透红,咬一口尝尝,又甜又酸。这闺女还没顾得仔细品味,几口就吃完了。

刚吃完李子,她就感觉心翻难受起来,光想呕吐,又吐不出来。她刚想站起来回家,忽听肚子里有人说起话来: 母亲大人,莫要难过,等孩儿坐正了也就好了。 她红着脸,小声对着肚子问: 你是谁:咋钻到我肚里了: 肚里说: 你刚才吃下李子,怀了我,我是你的孩子呀。 你既然是我的孩子,也会说话了,快出来吧。 不行,我要在娘肚里用心思考问题,考虑如何能使笨人变聪明,恶变善良。 你啥时候才出来呢? 要等到天长严,牵骆驼的人来了,我才能出去。 转眼过了十个月,孩子还没有降生,这闺女害怕了。她偷偷跑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小声问肚里的孩子: 儿啦,人怀了孕有七个月.八个月生的,也有九个月十个月生的,你都十个月了,咋还不出生呢? 肚里问: 天长严没有? 天没长严,牵骆驼的没来。 时间不到,我不能出来。

就这样,母子两经常隔着肚皮说话,可孩子一直不肯出生。整整过了九九八十一个年头,这闺女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姑娘,她觉得自己没有几年阳寿了,实在等不下去了。这天她走进自己的屋子,坐在床上,问肚里儿子说: 儿啦,我的冤家呀,整整八十一年了,你还不该降生吗? 儿子又问: 天长严了没有?牵骆驼的来了没有? 你咋老问这两句话呢?到底是啥意思? 娘啊娘,天机不可泄露,反正是天不长严,牵骆驼的不来,我不能出去。 又过几天,老闺女想:反正天就剩了东北角一点没长严,今天我干脆给孩子说天长严了,牵骆驼的来了,把孩子给哄出来。主意拿定,她坐在床上,对着肚子说: 孩子快出来吧,天长严了,牵骆驼的也来了。 话音刚落,肚里的孩子就顶短母亲的右肋,拱了出来。咦,原来是个小孩模样的白胡子老头,连头发眉毛都是白的。

母亲右肋流血不止,儿子见牵骆驼的没来,知道是母亲骗了他,一时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哭着说: 母亲大人,牵骆驼的没来,我无法撕下骆驼皮补在您身上,这该咋办呢? 说着,双膝跪地,给母亲磕了三个响头。母亲说: 儿啦别哭了,我不埋怨你。你是为娘吃李子怀孕生下来的,李子又象两个耳朵,娘给你指姓起名,就叫李耳吧。临死只前我没别的话讲,常言说人过留名厣过留声,娘进入九泉之后,你在尘世上做个好人,也不枉费我怀你八十载余了。 说罢,气绝身亡。李耳跪在母亲身旁边,好生痛苦一场。因为李耳出生时是老头模样,后来人们就把李耳称为老子。

第10篇、魔鬼的苹果历史故事

现在谁都知道:马铃薯能吃!精明的日本食品商还率先烹制出油炸马铃薯片,出口世界各地呢。可是在从前,马铃薯在法国却遭到了冷遇。法国的牧师们视马铃薯为洪水猛兽,说它是“魔鬼的苹果”。人们受了这种谬论的影响,把它当作了毒害身体的“不祥之物”。法国农学家已蒙蒂埃原先也这么认为的,可一次囚徒生涯却使他彻底改变了这种看法。

法德两国大战时,巴蒙蒂埃成了德国的俘虏。德国监狱里老是煮马铃薯给犯人吃,慢慢吃惯后,巴蒙蒂埃不但改变了所谓“魔鬼的苹果”的看法,还渐渐觉得马铃曹蛮鲜美,能填饥呢。巴蒙蒂埃披释放那天,特地背了一袋马铃薯带回法国。

一踏上故乡的地土,他马上特辟一块园地。翻耕、治草、施肥,一阵忙碌后,一个个马铃薯落种入地。青蓬蓬的叶钻出地面长大了,马铃薯也在地下越结越大。巴蒙蒂埃在各种场合宣传:马铃薯可以吃的,我在德国监狱吃过好多呢,种点吧。人们不相信,还讽刺他:“巴蒙蒂埃,坐了趟德国监狱昏了头吧,这‘魔鬼的苹果’能吃?你是在放毒!”巴蒙蒂埃气得吹胡子瞪眼走了。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妙计。

第二天,他拜见了法国国王,恳求道:“国王陛下,我日前正在着手进行一项有益于法国人的工程,希望您派兵在白天保护我的实验地方。”国王见他说得言词恳切,便同意了。

从此以后,全副武装的法国士兵便虎视眈眈地守卫好巴蒙蒂埃的马铃薯地。士兵们白天站岗,晚上则悄悄撤走。

这事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了。别说一般民众,即使法国的牧师们也悄悄议论着:莫非,这马铃薯是专为国王食用种植的?那它肯定没毒。

人们好奇了,最后终于按撩不住,夜幕渐渐遮黑大地,人们蹑手蹑脚靠近了这方土地,偷偷地挖出了马铃薯放入口袋,再当夜悄悄地移植到自己的菜园里,站在远处的巴蒙蒂埃目睹着这一切,暗暗地笑开了。

就这样,“魔鬼的苹果”堂而皇之地在法国登上了餐桌。

第11篇、151 狄仁杰桃李满门历史故事

武则天对于反对她掌权的人,进行无情镇压;但她又十分重视任用贤才。她经常派人到各地去物色人才。只要发现谁有才能,就不计较门第出身、资格深浅,破格提拔,大胆任用。所以,在她的手下,涌现出一批有才能的大臣。其中最著名的是宰相狄仁杰。

狄仁杰当豫州刺史的时候,办事公平,执法严明,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武则天听说他有才能,把他调到京城当宰相。

一天,武则天召见他,告诉他说:“听说你在豫州的时候,名声很好,但是也有人在我面前揭你的短。你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狄仁杰说:“别人说我不好,如果确是我的过错,我应该改正;如果陛下弄清楚不是我的过错,这是我的幸运。至于谁在背后说我的不是,我并不想知道。”

武则天听了,觉得狄仁杰器量大,更加赏识他。

来俊臣得势的时候,诬告狄仁杰谋反,把狄仁杰打进了牢监。来俊臣逼他招供,还诱骗他说:“只要你招认了,就可以免你死罪。”

狄仁杰坦然说:“如今太后建立周朝,什么事都重新开始。

像我这种唐朝旧臣,理当被杀。我招认就是了。”

另一个官员偷偷告诉狄仁杰说:“你如果供出别人来,还可以从宽。”

狄仁杰这下可生了气,说:“上有天,下有地,叫我狄仁杰干这号事,我可干不出来!”说着,气得用头猛撞牢监里的柱子,撞得满面流血。那个官员害怕起来,连忙把他劝住了。

来俊臣根据逼供的材料,胡乱定了狄仁杰的案,对他的防范也就不那么严密了。狄仁杰趁狱卒不防备,偷偷地扯碎被子,用碎帛写了封申诉状,又把它缝在棉衣里。

那时候,正是开春季节。狄仁杰对狱官说:“天气暖了,这套棉衣我也用不上,请通知我家里人把它拿回去吧。”

狱官也不怀疑,就让前来探监的狄家人把棉衣带回家去。狄仁杰的儿子拆开棉衣,发现父亲写的申诉状,就托人送给武则天。

武则天看了狄仁杰的申诉状,才下令把狄仁杰从牢监里放了出来。武则天召见狄仁杰,说:“你既然申诉冤枉,为什么要招供呢?”

狄仁杰说:“要是我不招,早就被他们拷打死了。”

武则天免了狄仁杰死罪,但还是把他宰相职务撤了,降职到外地做县令。直到来俊臣被杀以后,才又把他调回来做宰相。

在狄仁杰当宰相之前,有个将军娄师德,曾经在武则天面前竭力推荐他;但是狄仁杰并不知道这件事,他认为娄师德不过是普通武将,不大瞧得起他。

有一次,武则天故意问狄仁杰说:“你看娄师德这人怎么样?”

狄仁杰说:“娄师德做个将军,小心谨慎守卫边境,还不错。至于有什么才能,我就不知道了。”

武则天说:“你看娄师德是不是能发现人才?”

狄仁杰说:“我跟他一起工作过,没听说过他能发现人才。”

武则天微笑说:“我能发现你,就是娄师德推荐的啊。”

狄仁杰听了,十分感动,觉得娄师德的为人厚道,自己不如他。后来,狄仁杰也努力物色人才,随时向武则天推荐。

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说:“我想物色一个人才,你看谁行?”

狄仁杰说:“不知陛下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

武则天说:“我想要找个能当宰相的。”

狄仁杰早就知道荆州地方有个官员叫张柬之,年纪虽然老了一些,但办事干练,是个宰相的人选,就向武则天推荐了。武则天听了狄仁杰的推荐,提拔张柬之担任洛州(治所在洛阳)司马。

过了几天,狄仁杰上朝,武则天又向他提起推荐人才的事。狄仁杰说:“上次我推荐的张柬之,陛下还没用呢!”

武则天说:“我不是已经把他任用了吗?”

狄仁杰说:“我向陛下推荐的,是一个宰相的人选,不是让他当司马的啊。”

武则天这才把张柬之提拔为侍郎,后来,又任命他为宰相。

像张柬之那样,狄仁杰前前后后一共推荐了几十个人,后来都成为当时有名的大臣。这些大臣都十分钦佩狄仁杰,把狄仁杰看作他们的老前辈。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都出在狄公的门下了。”

狄仁杰谦逊地说:“这算得上什么,推荐人才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个人的私利啊!”

狄仁杰一直活到九十三岁。武则天很敬重狄仁杰,把他称作“国老”。他多次要求告老,武则天总是不准。他死去后,武则天常常叹息说:“老天为什么这样早夺走我的国老啊!”

第12篇、姚崇灭蝗历史故事

   唐中宗复位以后,让他的妻子韦后掌握政权,重用武三思,把朝政弄得混乱不堪。公元710年,中宗死后,唐睿宗的儿子李隆基起兵杀了韦后,拥戴睿宗复位。过了两年,睿宗把皇位让给李隆基。这就是唐玄宗。

    二十多岁的唐玄宗刚即位的时候,一心想恢复唐太宗的事业。他任用姚崇为宰相,整顿朝政,把中宗时期的混乱局面扭转了过来。唐王朝重新出现了兴盛的景象。    正在玄宗励精图治的时候,河南一带发生了一次特大的蝗灾。中原的广阔土地上,到处出现成群的飞蝗。那蝗群飞过的时候,黑压压的一大片,连太阳都被遮没了。蝗群落到哪里,哪个地方的庄稼都被啃得精光。    那时候,人们没有科学知识,认为蝗灾是天降给人们的灾难。再加上有些人有意搞迷信宣传,于是,各地为了消灾求福,都烧香求神。眼看庄稼被蝗虫糟蹋得这样惨,人们拿它一点没有办法。    灾情越来越严重,受灾的地区也越来越扩大。地方官吏不得不向朝廷告急。    宰相姚崇向玄宗上了一道奏章,认为蝗虫不过是一种害虫,没有不能治的。只要各地官民齐心协力驱蝗,蝗灾是可以扑灭的。    唐玄宗十分信任姚崇,立刻批准了姚崇的奏章。姚崇下了一道命令,要百姓一到夜里就在田头点起火堆。等飞蝗看到火光飞下来,就集中扑杀;同时在田边掘个大坑,边打边烧。    这个命令一下去,汴州(今河南开封)刺史倪若水拒不执行。他也写了一道奏章,说蝗虫是天灾,人力是没法抗拒的,要消除蝗灾,只有积德修行。    姚崇看到倪若水的奏章,十分恼火,专门发了一封信责备倪若水,并且严厉警告他说,如果眼看蝗灾流行,不采取救灾灭蝗措施,将来造成饥荒,要他负责。    倪若水看宰相说得很硬,不敢不依。他发动各地官民,用姚崇规定的办法灭蝗,果然有效。光汴州一个地方就扑灭了蝗虫十四万担,灾情缓和了下来。    倪若水在事实面前服输了,可是在长安朝廷里还有一批官员,认为姚崇灭蝗的办法,过去从来也没人做过,现在这样冒冒失失推行,只怕闯出什么乱子来。    唐玄宗听到反对的人多,也有点动摇起来。他又找姚崇来问,姚崇从容不迫地回答说:“做事只要合乎道理,就不能讲老规矩。再说历史上大蝗灾的年头,都因为没有很好扑灭,造成严重灾荒。现在河南河北,积存的粮食不多,如果今年因为蝗灾而没收获,将来百姓没粮吃,流离失所,国家就危险了。”    唐玄宗一听蝗灾不除,要威胁国家安全,也害怕起来,说:    “依你说,该怎么办才好?”    姚崇说:“大臣们说我的办法不好,陛下也有顾虑。我看这事陛下且别管,由我来处理。万一出了乱子,我愿意受革职处分。”    唐玄宗这才点头同意了。    姚崇出宫的时候,有个宦官悄悄扯住他的衣袖,说:“杀虫太多,总是伤和气的事,希望相公好好考虑一下。”    姚崇说:“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请你不必再说。如果不杀蝗虫,到处都是荒地。河南百姓,统统饿死,这难道不伤和气吗?”    由于姚崇考虑到国家的安全、百姓的生活,不顾许多人反对,坚决灭蝗,各地的蝗灾终于平息下来。    姚崇办事干练是出名的。有一次,姚崇家里有丧事,请了十天假,朝廷的公事就积压了一大堆。另一个宰相卢怀慎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急得团团转。过了十天,姚崇回朝,没有花多少时间,就把案头的积件处理完了。旁边的官员看了,没有一个不佩服他。姚崇自己也有点得意,问一个官员说:“我这个宰相,能跟古代什么人相比?能不能比得上管仲、晏婴?”    那官员说:“跟管仲、晏婴似乎比不上,但是也可以称得上‘救时宰相’了。”    唐玄宗在他即位以后的前二十多年里,除了姚崇以外,还任用过好几个有名的贤相,像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他还比较肯接受宰相和大臣们的正确意见,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这个时期唐朝国力强盛,财政充裕。据说,当时各州县的仓库里都堆满了粮食布帛,长安和洛阳的米和帛都跌了价。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开元之治”(“开元”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

第13篇、39 范雎的远交近攻计历史故事

蔺相如和廉颇同心协力保卫赵国,秦国还真的不敢去侵犯。可是秦国从楚国和魏国却得到了不少土地。那时候,秦国的实权操在秦国的太后和她的兄弟穰(音ráng)侯魏冉手里。公元前270年,穰侯要派兵去打齐国。

正在这时候,秦昭襄王接到一封信,落名叫张禄,说有要紧的事求见。

张禄原是魏国人,原名叫范雎(雎音jū,一作范雎,音suī)。本来是魏国大夫须贾(音gǔ)的门客。有一回,须贾带着范雎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范雎挺有才干,背地里打发人去见范雎,送给他一份厚礼,范雎坚决推辞了。

就为了这件事,须贾怀疑他私通齐国。回到魏国以后,向相国魏齐告发。魏齐将范雎严刑拷问,打得他几乎断了气,肋骨被打折,门牙也打掉了两颗。最后,魏齐叫人用破席把他裹起来,扔在厕所里。

天黑下来,范雎才从昏迷中醒过来,只见一个兵士守着他,范雎恳求他帮助。那个守兵偷偷地放走了他,却向魏齐回报,说范雎已经死了。

为了怕魏齐追捕,范雎更名换姓,自称张禄。

那时候,正好秦国有个使者到魏国去,范雎偷偷地去见使者。使者就把他带到秦国。

范雎到了秦国,给秦昭襄王上了道奏章,秦昭襄王约定日子,在离宫接见他。

到那天,范雎上离官去,在宫内的半道上,碰见秦昭襄王坐着车子来了。范雎故意装作不知道是秦王,也不躲避。

秦王的侍从大声吆喝:“大王来了。”

范雎冷淡地说:“什么,秦国还有大王吗?”

正在争吵的时候,秦昭襄王到了,只听见范雎还在那儿嘟嚷:“只听说秦国有太后、穰侯,哪儿有什么大王?”

这句话正说到秦王的心坎上。他急忙把范雎请到离宫,命令左右退出,单独接见范雎。

秦昭襄王说:“我诚恳地请先生指教。不管牵涉到谁,上至太后,下至朝廷百官,先生只管直说。”

范雎就议论开了。他说:“秦国土地广大,士卒勇猛,要统治诸侯,本来是很容易办到的事,可是十五年来没有什么成就。这不能不说相国(指穰侯)对秦国没有忠心办事,大王也有失策的地方。”

秦昭襄王说:“你说我失策在什么地方?”

范雎说:“齐国离秦国很远,中间还隔着韩国和魏国。大王要出兵打齐国,就算一帆风顺把齐国打败了,大王也没法把齐国和秦国连接起来。我替大王着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远交近攻。对离我们远的齐国要暂时稳住,先把一些临近的国家攻下来。这样就能够扩大秦国的地盘。打下一寸就是一寸,打下一尺就是一尺。把韩、魏两国先兼并了,齐国也就保不住了。”

秦昭襄王点头称是,说:“秦国要真能打下六国,统一中原,全靠先生远交近攻的计策了。”

当下,秦昭襄王就拜范雎为客聊,并且按照他的计策,把韩国、魏国作为主要的进攻目标。

过了几年,秦昭襄王把相国穰侯撤了职,又不让太后参预朝政,正式拜范雎为丞相。

魏王受到秦国的威胁,十分惊慌。相国魏齐听说秦国的丞相是魏国人,就打发须贾到秦国去求和。

范雎听到须贾到了秦国,换了一身破旧衣服,到客馆里去见他。

须贾一见范雎还活着,吓了一大跳,说:“你现在在干什么?”

范雎说:“我就在这儿给人家当个使唤人。”

须贾见他身上穿得单薄,冻得打哆嗦,就拿出一件茧绸大褂来,送给范雎,并且留住他一起吃饭。

须贾说:“听说秦王非常重用丞相张禄。我很想见见他,不知有没有人能够给我引见?”

范雎说:“我的主人倒跟丞相相识。大夫要见丞相,我就伺候你去见他吧。”

范雎陪须贾到了相府门口,对须贾说:“大夫等一会儿,我去通报一下。”

范雎进去不久,里面传出命令:丞相升堂:叫须贾进去。须贾问守门的侍者说:“刚才同我一块儿来的范叔,怎么还不出来?”

守门的说:“哪儿来的范叔,刚才进去的不就是咱们的丞相吗?”

须贾这才知道丞相张禄就是范雎,吓得一身冷汗。他进去后,跪在地上爬到范雎面前,连连磕头,说:“我须贾瞎了眼睛,得罪了丞相,请丞相把我治罪吧。”

范雎把须贾狠狠地数落了一顿,接着说:“你今天见了我,给我这件绸袍子,总算还有点人味儿。看在这个份上,我饶了你的命。”接着,他又叫须贾捎信给魏王,要魏王杀了魏齐,才允许魏国割地求和。

须贾回到魏国,把范雎的话回报了魏王。魏王情愿割地求和。魏齐走投无路,只好自杀。

魏国求和,秦国就按照范雎远交近攻的计策,先向韩国进攻。

第14篇、韩慕侠巧打康泰尔历史故事

  20世纪初,俄国有个拳师名叫康泰尔,凭着他个头高、力大、蛮横、凶狠,许多人都败在他手下。有一天,他来到北京,便口出狂言:“我已打遍46国无对手,看来中国人也没有敢出来较量一番的。”气焰十分嚣张。几天后,康泰尔摆下了擂台。消息传到天津,激怒了八卦掌名家弟子韩慕侠。他听说康泰尔如此藐视中国同胞,十分气愤,决心要与康泰尔比武。他对同伴说:“我不为别的,只是为中国人争口气!”

  比武一开始,康泰尔仗着自己的力气,想把韩慕侠举起来摔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一瞬间,他沉着冷静,左手用八卦转环掌拦开康泰尔的右手,顺势直指对方的右肋下穴道,康泰尔顿觉全身发麻,转眼间他又使出右掌,击中康泰尔的华盖穴,被打出一丈多远,趴在地上,再也动弹不得,康泰尔只好签字认输。

第15篇、一心报效祖国历史故事

  著名遗传育种专家邓景扬,原是在法国和瑞士经商的华侨,不惜半路出家,放弃经商,改学自然科学。

  1952年,他以一个旁听生资格,入日内瓦大学,开始学习自然科学。他已是30多岁的人了,年纪大,学习中困难重重,但是报国之心鞭策他,深夜攻读中几次晕倒,他也无怨无悔。1959年他荣获了该校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先后发表了5篇科学论文,他提出的“营养物质与开花物质相互制约”的新观点,被国际上称为“邓氏理论”,经常在国际书刋中被引用。

  邓景扬学成之后准备回国。他的导师、日内瓦大学科学院院长苏达教授闻讯后极力挽留,他反复解释:“新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很需要人材。我是中国人,一定要回国效力。”导师深为他的爱国热情所感动。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于1960年春,携带着种子和仪器,踏上了归国的路程。

第16篇、我们一同走过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年英模纪事历史故事

  5月,满眼是锦簇的花海,到处激扬着青春的旋律。从志愿垦荒、扎根边疆的杨华、陈家楼,到为了保护集体羊群不惜牺牲自己双脚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从身残志坚、自学成才的张海迪,到“感动全中国的女村医”李春燕;从“中国玉米之父”李登海,到在普通岗位默默奉献的李素丽,每个时代都涌现出了一批深入人心的青年楷模。

  无论是艰苦创业的岁月,还是激情燃烧的年代,无论是搏击改革开放的大潮,还是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他们始终与祖国共命运、同呼吸、共奋进,用理想的光芒照亮人生之路,用青春的激情唱响奉献之歌。

  这是一群热血青年,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奔赴荒原,艰苦创业,唱响了建设新中国的雄劲战歌

  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不平凡的时期。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推向了第一个高潮。1955年出现的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就是这个高潮中的一朵绚丽的浪花,杨华就是这支队伍的一个突出代表。

  杨华

    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黄村乡人。1949年家乡解放时才17岁,因为父亲是村里的土改小组组长,所以他每天也跟着父亲跑前跑后,并且成为乡里最年轻的土改积极分子。

  1955年4月,团中央号召青年人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在那里安家落户。早有此愿的杨华听到这个消息特别高兴,表示响应团中央的号召,愿意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实现自己的理想。8月5日,杨华和庞淑英、李连成、李秉衡、张生一起商谈组建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有关事宜,表明了自愿去边疆垦荒的心愿。8月9日,他们5名发起人向团北京市委提交了组建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申请书。

  现已75岁高龄的杨华至今仍记得申请书的内容:“我们不是说空话的人,不管边疆的路程多么遥远,也拦不住我们远征的决心!不管边疆的风雪多么寒冷,也吹不冷我们劳动的热情!”

  8月30日,杨华接过“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的大旗,带领一支由60人组成的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登上了北上的列车,奔赴辽阔荒凉的“北大荒”。

  10天后,在黑龙江萝北的荒原上,60名垦荒队员,庄严地举起右手,发出了坚定的誓言:“我是一名青年志愿垦荒队员,我志愿来到萝北县。面对祖国的河山,脚踏边疆的荒地,背负人民的希望,我们宣誓:坚持到底、不做逃兵,要把边疆变成家乡,勇敢劳动,打败困难,要把荒地变成乐园……”

  经过一年的奋斗,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员们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开垦荒地1800亩,生产粮食14万公斤,建房1200平方米,涌现出29名劳动模范,35名播种能手、44名农具手。

  陈家楼

     就在杨华带领垦荒队员在北大荒的土地上挥洒汗水的时候,上海一位名叫陈家楼的青年也坐不住了。这位街道工作积极分子曾经和十几名热血青年联名给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写信,要求到边疆开荒,建设共青城,当时他只有21岁。

  “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开始了,我们要让15亿亩荒地醒过来。我们仔仔细细想过了,我们不能坐在家里等国家分配工作,我们应该组织起来去边疆开荒,1万人开到边疆去垦荒,几年以后就是一座新城!”

  陈家楼的倡议得到了广大上海青年的热烈响应,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内,就有万余名青年报名,要求参加志愿垦荒队。1955年10月,作为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副队长的陈家楼,从上海市副市长金仲华手中接过绣着“向困难进军,把荒山变成良田”的锦旗,率队开赴江西省德安县垦荒。不久,又有上海知青陆续到江西垦荒。据统计,1955年上海知青志愿去江西垦荒的有848人。

  沉睡千年的荒地惊醒了。烈火烧荒的燃爆声,劳动号子的呼喊声,垦荒队员追逐跳越的欢歌声,汇成了一支壮美的青春交响曲。凭着对祖国的赤诚,凭着对垦荒事业的真情,凭着年轻人的干劲和志气,垦荒队员当年就开出300余亩荒地。

  和杨华、陈家楼一样,20世纪50年代,有许多青年为自己的人生选择而激动,为自己开创的光荣事业而骄傲。

  侯隽

    有人说,在20世纪60年代,“侯隽”不仅仅是一个姑娘的名字,也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精神坐标。作为当时全国著名的回乡知识青年代表,她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大办农业”的号召,舍弃繁华舒适的城市生活,意气风发地投入农村建设。

  1962年,侯隽以门门满分的成绩毕业于北京良乡中学。这一年,就在她全力以赴准备报考大学时,国家号召削减城市人口,支援农业第一线。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侯隽毅然决定到河北省宝坻县(现天津市宝坻区)窦家桥村安家落户。在农村,她一干就是18年。这期间,侯隽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带领群众艰苦创业、推行科学种田,被当地百姓称作“特别的姑娘”。

  在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回乡知青典型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响应“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口号,投入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据统计,1962年,全国农村已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回乡知青3000万人。

  “是时代的召唤和需要影响了我们大家。”侯隽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很自豪的,因为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为国家承担过压力,减少过困难。既然选了这条路,就要用一生来兑现自己的承诺。”

  改革大潮,造就了一批英姿飒爽的时代弄潮儿。“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是他们的共同目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第17篇、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历史故事

  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小兵张嘎的故事最后还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成了千千万万小伙伴们的心目中的大英雄。

第18篇、请君入瓮历史故事

  武则天在平定徐敬业叛乱之后,决心除掉那些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可是,谁在暗中反对她,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呢?

  于是,她就下了一道命令,发动全国告密。不论大小官吏,普通百姓,只要发现有人谋反,都可以直接向她告密。地方官吏遇到有人告密,不许自己查问,一定要替告密的人备好车马,供给上等伙食,派人护送到太后行宫,由武则天亲自召见。如果告密的材料属实,告密人可以马上做官;查下来不符事实,也不追究诬告。

  这样一来,四面八方告密的人当然越来越多了。

  武则天收到许多告密材料,总得有人替她审问。有一个胡族将军索元礼,就是靠告密起家的。武则天派他专门办谋反的案件。索元礼是一个极端残忍的家伙,审问案件,不管有没有证据,先用刑罚逼犯人供出同谋。犯人受不住刑,就胡乱招了一些假口供,这样,他审问一个人就会牵连到几十个几百个人。株连越广,案情就越大。索元礼向太后一汇报,太后直夸他办事能干。

  有些官吏看到索元礼得到太后赏识,就学起索元礼的样儿来。其中最残酷的是周兴和来俊臣。他们每人手下养了几百个流氓,专门干告密的事。只要他们认为谁有谋反嫌疑,就派人同时在几个地方告密,捏造了许多证据。更奇怪的是,来俊臣还专门编了一本《告密罗织经》,传授怎样罗织罪状的手段。

  周兴、来俊臣办起案来,比索元礼还要残忍。他们想出各种各样惨无人道的刑罚,名目繁多,花样百出。他们抓到人,先把各种刑具在“犯人”面前一放,“犯人”一看,就被迫招认了。

  周兴、索元礼前前后后一共杀了几千人,来俊臣毁了一千多家,他们的残酷就出了名。

  有个正直的大臣对太后说:“现在下面告发的谋反案件,多数是冤案、假案,也许有人阴谋离间陛下和大臣之间的关系,陛下可不能不慎重啊!”

  可是,武则天不愿听这种劝告。告密的风气越来越盛,连她的亲信、掌管禁军的大将军丘神勣,也被人告发谋反,被武则天下令杀了。

  有一天,太后接到告密信,说周兴跟已经处死的丘神勣同谋。太后一听,大吃一惊,立刻下密旨给来俊臣,叫他负责审理这个案件。

  说巧也巧。太监把太后的密旨送到来俊臣家,来俊臣正跟周兴在一起,边喝酒,边议论案件。来俊臣看完武则天密旨,不动声色,把密旨往袖子里一放,仍旧回过头来跟周兴谈话。

  来俊臣说:“最近抓了一批犯人,大多不肯老实招供,您看该怎么办?”

  周兴捻着胡须,微微笑着说:“这还不容易!我最近就想出一个新办法,拿一个大瓮(音wèng)放在炭火上。谁不肯招认,就把他放在大瓮里烤。还怕他不招?”

  来俊臣听了,连连称赞说:“好办法,好办法。”他一面说,一面就叫公差去搬一只大瓮和一盆炭火到大厅里来,把瓮放在火盆上。盆里炭火熊熊,烤得整个厅堂的人禁不住流汗。

  周兴正在奇怪,来俊臣站起来,拉长了脸说:“接太后密旨,有人告发周兄谋反。你如果不老实招供,只好请你进这个瓮了。”

  周兴一听,吓得魂飞天外。来俊臣的手段,他是最清楚的。他连忙跪在地上,像捣蒜一样磕响头求饶,表示愿意招认。来俊臣根据周兴的口供,定了他死罪,上报太后。

  武则天想,周兴毕竟为她干了不少事;再说,周兴是不是真的谋反,她也有点怀疑,就赦免了周兴的死罪,把他革职流放到岭南(在今广东、广西一带)去。

  周兴干的坏事多,冤家也多,到了半路上,就被人暗杀了。后来,武则天发现索元礼害人太多,民愤很大,就借个因头,把他杀了。

  留下的一个来俊臣,仍旧得到武则天的信任,继续干了五、六年诬陷杀人的事,前前后后不知道杀害了多少官吏百姓,连宰相狄仁杰也曾经被他诬告谋反,关进牢监,差一点被他整死。

  来俊臣的胃口越来越大,他想独掌朝廷大权,嫌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和女儿太平公主势力大,索性告到他们身上去了。这些人当然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先发制人,把来俊臣平时诬陷好人、滥施刑罚的老底全都揭了出来,并且把来俊臣抓起来,判他死罪。武则天还想庇护他,一看反对来俊臣的人不少,只好批准把他处死。

  来俊臣被处死刑那天,人人称快。大家互相祝贺,说:

  “从现在起,夜里可以安心睡觉了。”

第19篇、024 造城历史故事

齐桓公正要会合诸侯去替卫国砌城墙,没想到邢国派人来求救,也说是北狄打了进去,邢国眼瞧着要完了。齐桓公皱着眉头子,问管仲:“怎么办,去不去救?”管仲回答说:“列国诸侯都尊敬主公,还不是因为齐国帮助有困难的诸侯吗?去年咱们没去救卫国,已经不对了。要是再错过这机会,霸主的威信怕保不住。”他们就先去救邢国,完了再去给卫国砌城墙。

齐桓公发出通知,召集宋、鲁、曹、邾等国,派兵马到?[聂的繁体字]北[邢地,跟齐国交界的地方,在山东省聊城]会齐,共同去打北狄。哪儿知道只有宋国和曹国的人马赶到,共余的诸侯都没来。按理说不妨先发动三国的人马去跟北狄交战,就算不能把北狄打败。多少也可以叫邢国人少受点罪。可是齐桓公和管仲都知道北狄挺厉害,邢国人多少也还有点力量。要是齐国立刻动手,那就太费劲了。不如先等一等,等到北狄和邢国打得一死一伤的时候,他们再动手,就能用力少而成功大。这么着,他们大大方方地说:“咱们还是等鲁国、邾国的人马到齐了一起动手吧。”这三国的人马就在?北驻扎下来,呆了两个来月。

就在这两个来月里头,邢国的老百姓天天像油煎一样,北狄日夜攻打,邢国的老百姓可真受不了啦。反正是一个死,就开了城门,冲出一条血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涌出来了。这些跑出来的老百姓沿道上有给狄人杀害的,有给自己人踩死的,真惨极了。邢国的国君叔颜好容易死里逃生,跑到齐桓公面前,趴在地下直哭。齐桓公赶快把他搀起来,说:“这都是我的不好,没早点出力,我这就去请宋公和曹伯一块儿去!”

北狄一听说三国的救兵打过来,就把能够带走的东西都抢了去。放了一把大火,跑了。三国的人马一到,就瞧见满城大火,没有一所好房子。他们赶紧救火,可是已经太晚了,整个的城早烧成了一片焦土。齐桓公问叔颜:“这城还能修吗?”叔颜塔拉着脑袋,说:“修好了也是一座空城。老百姓大半都到夷仪那边去了。我还是跟他们上那儿去吧!”齐桓公就带领着三国的人马到了夷仪,大家伙儿动手砌城。齐桓公挺得意,他的好心眼真叫人佩服。他派人到齐国去运木料、粮食、衣料什么的,还赶了些牛马来。这一来,大家伙儿干起活儿来特别有精神。真是“众志成城”,没有几个月工夫,他们砌好了一座城,还给邢国盖了庙堂、宫殿和一些民房。邢国的难民集合起来,重新建立了他们的家园。他们把齐桓公看成“重生父母,再造爷娘”。齐桓公自己也觉得不坏。

宋公和曹伯一瞧邢国的城墙已经全造好了,就打算问本国去。齐桓公说:“你们已经辛苦了。按理呐,早就该歇歇。可是卫国的城还没动工呐。咱们扶助弱小的和有困难的诸侯,最好不要分出轻重远近来。你们看怎么样?”他们说:“您说得对。我们听您的。”三国的人马又到了卫国。

卫文公?早就远远地来迎接。齐桓公一瞧他穿着粗麻布孝衣,也难受起来了。他说:“贵国总得有个城才行,可不知道盖在哪儿好?难得宋公和曹伯一番热心,到这儿来,他们都挺愿意出点力。”卫文公说:“我们打算是打算在楚丘砌一座城,可是哪儿有这份力量!”齐桓公说:“您放心吧。我们一定给您办好。”说着,就向宋公和曹伯使了个眼色。他们跟着也说:“好吧!我们一定给您办成。”三国的人马就开到楚丘去砌城墙。齐桓公又派人到齐国去运木料什么的。卫国人没有一个不感激齐桓公的。

齐桓公的功劳可真不小。说实在的,春秋时代,北方和西方的游牧部族,纷纷向中原进攻。西戎占据了不少周朝四边的疆土,山戎和北狄不断地抢掠边界,甚至在内地灭了邢国和卫国,南方的群蛮百濮阻止楚国向南发展,楚国就往北跟中原诸侯争地盘。周朝的天下实际上已经给这些部族包围起来了。齐桓公会合诸侯打退了山戎和北狄,帮助燕国加强中国北边的屏障,阻住了山戎和北狄向中原进攻。这是齐桓公保卫周室最大的功劳。他又立了鲁僖公,平了鲁国的内乱;建造夷仪,恢复了刑国;建造了楚丘,恢复了卫国。就因为这几件大事,齐桓公的名声更大了。列国诸侯,不管愿意不愿意,不能不承认他是霸主了。大伙儿认为各国向霸主进贡,那是理所当然的。

第20篇、耶稣与基督教的创立历史故事

  耶稣与基督教的创立
  
  编者按:学者通常把世界划分为五大文化图:西方基督教文化圈、东正教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东亚文化圈。从本期开始,“人类文明的故事”栏目,就来讲讲关于这几个文化圈的一些故事。
  
  李慧
  
  2 100多年前,曾经辉煌一时的希腊文明被一个新兴的强国――罗马所灭。此后,罗马通过不断征服扩张,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在罗马统治时期,基督教兴起了,传说它的创立者是耶稣。
  
  耶稣,也称基督,意为王或弥赛亚,就是救世主的意思。据说他是神的儿子,他的母亲玛利亚当时正准备跟木匠约瑟结婚,但婚礼还没有办,神却让玛利亚怀孕了。最初约瑟很生气,打算取消这门婚事。但是神托梦给约瑟,告诉他玛利亚怀的孩子很不寻常,这个孩子能将人民从痛苦中拯救出来。于是约瑟遵从神的指示,跟玛利亚结了婚,从而成为耶稣的养父。
  
  当玛利亚快要生产的时候,当时的罗马政府下令,要所有人都必须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去申报户籍。于是约瑟带着玛利亚匆匆前往,当他们抵达目的地的时候,天色已晚,而且下起了大雪,所有的旅馆都已经客满了,他们只找到一个可以勉强栖身的马棚。第2天,耶稣就在马棚中诞生了。后人为了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前一天晚上即为“平安夜”。
  
  耶稣慢慢长大,成为了一名非常普通的木匠学徒。在他12岁那年,约瑟和玛利亚带他去圣殿朝拜,结束后,他居然和一群人热烈地讨论宗教问题,以至忘记跟自己的父母一起回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虽然学会了木匠手艺,但这种生活不能让他满意。他环顾世界,发现它充满很多不公正之处,于是决定离开父母兄弟姐妹,独自去传播他心中认定的真理。
  
  耶稣跟别人很不一样,他心中充满对他人、对世界的爱。在他眼里,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是徒劳的,幸福应该来自心灵的体验,而不是口袋里的货币。他走过一个个村子,和各种各样的人交谈,男女老少都来倾听他那充满善良、慈悲和爱的思想,他们称耶稣为师,到处追随他,是他忠实的门徒。
  
  在传道的3年多里,耶稣一直尽力保持低调,但他的名声还是传遍了全国,引起了罗马官员的注意,他们觉得耶稣赢得广泛的民心会影响他们的利益。于是,他们买通了耶稣的一个门徒――犹大,让他监视耶稣的行踪,直到将耶稣抓获。犹大因此获得了30个银币的奖励,而耶稣却被罗马官员判处了死刑。(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画作《最后的晚餐》,描绘的就是耶稣被犹大出卖的场景。)
  
  耶稣遭受严刑拷打,然后被钉在十字架上。这种行刑方法是将犯人的双手钉在一根水平的木梁上,使得空气无法被吸人肺部。3小时后,耶稣就死了。然而,有500多人却见证说,看见耶稣3天后死而复活,并在此后的40天里四处走动。后来,有人见证说耶稣从那里离开地面,升到天上去了。很多人认为,这足以证明耶稣自称是上帝之子是真实的。
  
  因为这些神迹,信仰并追随耶稣的人大大增多。据史料记载,仅仅几个月之后,耶路撒冷城一天之内就多了大约3 000名信徒。宗教领袖镇压信耶稣的人,但许多信徒宁愿死也不肯放弃耶稣就是真神的信仰。
  
  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罗马全境到处都有人成为耶稣的追随者。后来,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把基督教确立为官方宗教。希腊境内原先众神的庙宇也都被改造成了教会,成为基督徒聚会的场所。由此,基督教的传播获得了自由合法的环境,逐渐成为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第21篇、“党锢”事件历史故事

   宦官五侯掌权以后,跟梁冀一样胡作非为。他们把持朝政,卖官卖爵,从朝廷到全国郡县,都有他们的亲信,搞得社会黑暗不堪。


  当时有一批士族地主出身的官员,不满宦官掌权,主张改革朝政,罢斥宦官;还有一批中小地主出身的太学生,因为社会腐败,找不到出路,也要求改革。他们批评朝政,对掌权的宦官和附和宦官的人,深恶痛绝。
  公元165年,陈蕃做了太尉,名士李膺做了司隶校尉,这两个人都是不满宦官的。太学生都拥护他们,把他们看作是模范人物。
  李膺当了司隶校尉后,有人告发宦官张让的兄弟、野王(今河南沁阳县)县令张朔贪污勒索。李膺要查办张朔。张朔逃到洛阳,躲进他哥哥家里。李膺亲自带领公差到张让家搜查,在张家的夹墙里搜出张朔,把他逮走。张让赶快托人去求情,李膺已经把案子审理清楚,把张朔杀了。
  张让气得什么似的,马上向汉桓帝哭诉。桓帝知道张朔确实有罪,也没有难为李膺。
  这一来,李膺的名气就更大了。一些读书人都希望能见见李膺,要是受到李膺的接见,就被看作很光彩的事,称做“登龙门”。
  第二年,有一个和宦官来往密切的方士(搞迷信活动的人)张成,从宦官侯览那里得知朝廷马上要颁布大赦令,就纵容他的儿子杀人。李膺马上把杀人凶手逮捕起来,准备法办。
  第二天,大赦令下来,张成得意地对众人说:“诏书下来了,不怕司隶校尉不把我儿子放出来。”
  这话传到李膺耳朵里,李膺更加冒火。他说:“张成预先知道大赦,故意教儿子杀人,大赦就不该轮到他儿子身上。”
  说完,就下令把张成的儿子砍了头。
  张成哪儿肯罢休,他要宦官侯览、张让替他报仇。他们商量了一个鬼主意,叫张成的弟子牢修向桓帝告了一状,诬告李膺和太学生、名士结成一党,诽谤朝廷,败坏风俗。
  汉桓帝接到牢修的控告,就下命令逮捕党人。除了李膺之外,还有杜密、陈寔和范滂等二百多人,都被他们写进党人的黑名单。朝廷出了赏格,通令各地,非要把这些人抓到不可。
  杜密像李膺一样,也是敢于跟掌权的宦官作对的官员。两个人的名望差不多,人们把他们联在一起,称为“李、杜”。
  李膺下了监狱,杜密当然也逃不了。
  陈寔本来是个太学生,因为有名望,也被划到党人名单里去。有人劝他逃走。陈寔并不害怕,说:“我逃了,别人怎么办?我进了狱,也可以壮壮别人的胆。”他说着,就上京城,自己投案,进了监狱。
  范滂也跟陈寔一样,挺着腰板进了监狱。
  捉拿党人的诏书到了各郡,各郡的官员都把跟党人有牵连的人报上去,多的有几百个。只有青州平原相(相,相当于郡的太守)史弼没报。
  朝廷的诏书接连下来催逼他,青州还派了一个官员亲自到平原去查问。
  那个官员把史弼找去,责问他为什么不报党人的名单。史弼说:“我们这里没有党人,叫我报什么?”
  那官员把脸一沉说:“青州下面有六个郡,五个郡都有党人,怎么平原偏偏会没有?”
  史弼回答说:“各地的水土风俗不一样。别的地方有党人,为什么平原就一定也有党人呢?”
  那官员被他反驳得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史弼又说:“你一定要冤枉好人,那么,平原家家户户都有党人。我情愿死,要我报党人,我可一个也说不上来。”
  那官员拿他没有办法,就胡乱把平原的官员收在监狱里,回报朝廷。
  被捕的党人在监狱里,宦官对他们进行残酷的折磨。他们的头颈、手、脚都被上了刑具,叫做“三木”,然后被蒙住头一个挨一个地拷打,就这样关了一年多。
  第二年,有一个颍川人贾彪,自告奋勇到洛阳替党人申冤。汉桓帝的皇后窦氏的父亲窦武也上书要求释放党人。
  李膺在狱中采取以攻为守的办法,他故意招出了好些宦官的子弟,说他们也是党人。宦官这才害怕了,对汉桓帝说:
  “现在天时不正常,应当大赦天下了。”
  汉桓帝对宦官是唯命是听的,就宣布大赦,把两百多名党人全部释放。
  这批党人虽然释放,但是宦官不许他们留在京城,打发他们一律回老家,并且把他们的名字通报各地,罚他们一辈子不得做官。历史上叫做“党锢”(“锢”就是禁锢的意思)事件。
  不久,汉桓帝死了。窦皇后和父亲窦武商量,从皇族中找了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刘宏继承皇位,就是后来腐败出了名的汉灵帝。

第22篇、204 女词人李清照历史故事

金兵横行中原,但是南宋王朝却没有丝毫抵抗的准备,宋高宗在行都扬州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公元1129年正月,金将宗翰带兵南下,接连攻下许多城池,沿路南宋官员降的降,逃的逃,金兵前锋很快渡过淮河,逼近扬州。

宋高宗正在扬州行宫寻欢作乐,听到金兵打来,才手忙脚乱带了五六名亲信太监,骑上马,一口气狂奔到江边,找到一只小船,连夜渡江。金兵在扬州大肆烧杀抢掠,最后放火把扬州烧成一片焦土,才满载掠夺到的财宝退回北方。

宋高宗逃到临安,把黄潜善、汪伯彦撤了职,南宋朝廷发生了一场内讧。金太宗见南宋王朝腐败可欺,这年十月,又派大将兀术大规模南侵,占领了建康(今江苏南京)。宋高宗听说金兵追来,又从临安逃到越州(今浙江绍兴),从越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兀术带兵紧紧追赶,宋高宗走投无路,就乘着海船,漂洋过海逃到温州。直到金兵北撤,才回到临安。

金兵南下的残暴掠夺,宋王朝的腐朽昏庸,给人民带来了说不尽的苦难,许多人家遭受了家破人亡的痛苦。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也有同样的悲苦遭遇。

李清照是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我国著名女词人。她父亲李格非也是个文学家,在宋徽宗时期做过官,因为为人正直,又是苏轼的学生,受到蔡京的打击。李清照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十分爱好文学,喜欢吟诗作画,特别是作词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十八岁那年,她结了婚。她的丈夫赵明诚也是个官家子弟,夫妻俩志同道合,除都能诗善文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收藏金石(古代铜器和石碑上镌刻的文字书画)。这些文物既是我国古代的精湛艺术,又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材料。

那时候,赵明诚还在京城太学里读书。赵、李两家虽然都担任不小的官职,但不是豪富人家,没有多余的钱让他们购买文物。这并不影响他们对金石的追求。每逢初一月半,赵明诚请假回家,就拿了些衣服到当铺里去押半吊钱,到大相国寺去。

大相国寺是东京最大的佛寺,那里经常举行庙会,在庙会上,摆满着各种商品,也有出卖书籍、古玩和碑帖字画的。赵明诚在那里,看到中意的碑文字画,就买下来。回到家里,和李清照一起细细整理、欣赏。夫妻俩把这件事当作他们生活上的最大乐趣。

过了两年,赵明诚当了官,他把所得的官俸几乎全花在购买金石图书上,他的父亲有一些亲戚朋友在国家的藏书阁里工作,那里有许多外面没有流传的古书刻本,赵明诚通过这些亲友,千方百计把它们借来摹写。这样日积月累,他们家收藏的金石书画越来越多。李清照建立了书库大橱,编好目录,发现有一点污损,一定随时整理好。经过将近二十年的努力,赵明诚完成了一部记载古代历史文物的著作,叫《金石录》。

在国家动荡的年代,要埋头整理文物已经不可能了。东京被金兵攻陷的时候,李清照和赵明诚还在淄州(在今山东省)。不久,风声越来越紧,李清照跟着赵明诚到了建康。他们把最名贵的金石图书,随身带走了十五车。后来金兵攻下青州,李清照留在老家的十几间文物,竟被战火烧成一堆灰烬。

到了建康以后,赵明诚接到诏令,被派到湖州当知府。那时候,兵荒马乱,李清照不可能跟他上任。临走时候,李清照问丈夫说:“万一金人再打过来,我该怎么办?”

赵明诚坚定地说:“瞧着办吧。实在不行,你把家具衣被先放弃了;再不行,把书画古器丢了;但是有几件珍贵的古代礼器,你可一定得亲自保护好,要看作自己生命一样。”

想不到赵明诚这一去,就得了一场疟疾死去了。

李清照死了丈夫,她的伤心可别提了。但是最要紧的还是继承丈夫的遗志,把文物保护好。赵明诚有个妹婿在洪州(今江西南昌),那时候李清照身边还有图书二万卷,金石刻本二千卷,就托人带到洪州。没有多久,金兵打到洪州,这些文物又不知去向。

赵明诚病重的时候,有个名叫张飞卿的学士来看望他,随身带着一个玉壶。李清照是善于鉴别文物的人,一眼就看出那玉壶并不真是玉制的,而是一种玉石制品。后来,张飞卿把那个壶带走了。赵明诚死后,有人捕风捉影说赵明诚把名贵文物送给了金朝人。这种谣言使李清照大为冤屈,她想找朝廷申诉,但是宋高宗的小朝廷已经逃之夭夭了。

李清照为了逃难,到处奔走。到她在绍兴定居的时候,她身边的文物散失的散失,被偷的被愉,只留了一些残简零篇了。

国家山河的破碎,珍贵文物的散失,对李清照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她把国破家亡的痛苦写成了许多诗词,她的词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有的还富有爱国精神。她在一首诗里表达了她对南宋统治者渡江南逃的不满。诗中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第23篇、共和国四代女飞行员风采录历史故事

  共和国四代女飞行员风采录
  
  文/何瑞琪 徐静 吴金鑫
  
  2012年是新中国空军首批女飞行员首飞60周年,我国已有9批500多名女飞行员,成为世界上拥有女飞行员人数最多的国家。
  
  其实,广东女性与中国空军飞行颇有渊源。事情得从1951年开始说起。这一年,遵照党中央指示,空军从华东军政大学和航空预科总队选调55名女学员,送到驻牡丹江的第7航空学校学习。55人中,有三人来自广州,她们分别叫秦桂芳、伍竹迪、王坚。
  
  广东省航空联谊会,是航空人的重要精神家园,联谊会在三八妇女节前夕邀请多位退役的新中国女飞行员参加活动,借此机会我们也得以聆听女飞行员讲述她们的精彩故事。
  
  第一代
  
  1958年,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对在金门、马祖的国民党军队进行警告性炮击。作为绝对机密文件,密令不能用通讯设备传达,只能用飞机送达指示。8月22日,午睡中的秦桂芳被敲门声惊醒,她被要求将一份绝密紧急命令送往福建。她立即执行命令,途中穿越气流、云层和积雨,艰难降落。
  
  秦桂芳:最难忘“三八”妇女节,天安门前首飞
  
  今年,秦桂芳虽已至耄耋,但其精神矍铄。作为共和国首批女飞行员,她曾想一辈子开飞机,但时势突变被迫停飞。回忆往事,她说了无遗憾,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1950年,在抗美援朝运动热潮下,秦桂芳带头报名参军,并填报空军。通过体检后,秦桂芳有幸中选。进校第二天,连长就叫她们写保证书,保证5年之内不谈恋爱。秦桂芳满不在乎,只要能开飞机,一辈子不谈恋爱都可以。谁知连长不领情,拿着保证书找她谈话来了:“谁让你一辈子不谈恋爱了?只能保证5年,不准保证多了。”
  
  1952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第一批女飞行员首次亮相。12时15分起飞后,6架飞机以单机跟进的队形,划破天际。秦桂芳飞最后一架,这是对飞行员技术要求最高的位置,前面飞机稍微一动,后面的飞机就要跟着动,最后一架就得不断调整稳住队形。飞到天安门上空时,为了让地面的群众看得更清楚,高度降低到600米,最后全部顺利降落在西郊机场,西郊机场掌声雷动。
  
  秦桂芳回忆,飞行经历中最紧急、最危险、最有意义的,是送毛泽东亲自签发下令炮轰金门、马祖的绝密作战命令。
  
  第二代
  
  第二代女飞行员诸惠芬是空军唯一授予荣誉称号的“优秀女飞行员”,也是女飞行员中最早担任高级领导干部的。对于赞誉,她摆摆手:“我个人是不愿意离开飞行的,但是组织有需要,我就适应新的岗位。”
  
  诸惠芬:22年如一日,照顾植物人丈夫
  
  老一辈对诸惠芬的名字不会陌生,上世纪60年代的报刊已常有她的事迹。第一代女飞行员秦桂芳说,惠芬很不容易,她的丈夫患病卧床,逐渐发展成植物人,她每日到医院照顾丈夫,至今22年如一日。
  
  对比第一代女飞行员,诸惠芬说训练条件大有改善。第一代的教练机非常落后,没有与地面联络的无线电台,起飞时仅靠信号员在地面上打旗,飞上天后就失去联系了。机舱内教员与学员之间也没有通话设备。
  
  1963年,河北、河南闹水灾,连续工作几天的诸惠芬再次申请空投救灾。
  
  按航程计算,飞机应该抵达后河村上空了,但是搜索许久,一个地标也没有。绕了一圈又一圈,时间已近黄昏,她把飞机降到150米再次辨认地面。最后她终于找到乡亲们,空投了救灾物品。
  
  1964年9月,空军授予诸惠芬“优秀女飞行员”的荣誉称号,并选为第三届人大代表。1973年,从部队副团长的岗位调中国民航总局任副政委。
  
  期间,丈夫佟文森也调到北京民航部门担任通信处处长。但天有不测风云,由于长期加班,劳累过度,1991年他在出差时突发脑溢血,抢救后需长期卧床,后来逐步发展成植物人。她每日到病房忙碌,佟老脸蛋干净,衣着整齐,定期探望的战友们无不感动。
  
  第三代
  
  “第一代女飞行员证明女人可以升空,第二代证明女人可以飞到什么程度,我们第三代证明什么都可以飞,”来自辽宁锦州的王淑艳说话大嗓门,性格豪爽,“32年我几乎飞遍各种运输机型,空运空投、军事演习、科研试飞、人工降雨、抗洪救灾等都上过。”
  
  王淑艳:如果有下辈子,我依然选择飞行
  
  50岁生日那天,她完成最后一个起落。在教出来的第6批女飞行员陪伴下,王淑艳绕着飞机,走了一圈又一圈,眼泪夺眶而出:“如果有下辈子,我依然选择飞行。”
  
  第三代女飞行员和第二代之间,整整间隔了9年。1965年春天,空军才开始在北京、上海等五省市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中进行“普选”。
  
  1965年7月,王淑艳来到空军某航空预备学校。一年内,所有学员完成了入伍教育和到航空兵某师机务部队下放锻炼。毕业后,她们全部进入空军某师。自此,王淑艳在湖北待了20年。
  
  32年的飞行人生,王淑艳曾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员、空军优秀飞行员。除执行军事运输任务外,还先后多次参加过抗洪抢险、抗震救灾、人工降雨、扑灭火灾以及支援民航运输等任务。
  
  1981年,她驾驶飞机进行人工降雨作业。飞机直扑浓重的云层,开始喷碘化银后,云层急剧变化。飞机在强烈的对流云中上下翻转,咔咔作响。她―边努力保持飞行状况,一边在汹涌的云海里来回穿梭耕耘。“每次飞机像要散架似的,很难操纵。”
  
  1979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王淑艳荣立二等功。“有一次军情紧急,夜间航行,我载着满飞机的手榴弹就升空了。降落后才发现,手榴弹竟都打开保险,幸亏没意外,现在想起来真害怕。”
  
  第四代
  
  赵敏捷生于江城武汉,在当飞行员前是医生,她在广州入选一航校学习。
  
  最初训练时,江冰晶飞机上呕吐是出了名的,她只好用手套当做“垃圾袋”,有时候训练飞行中甚至要把教练的手套也用掉。
  
  赵敏捷、江冰晶:曾为飞行员,骨子里很自豪
  
  赵敏捷和江冰晶有些类似,她们生于武汉,在当飞行员前都是医生,更重要的是,她们同一批在广州入选同一航校学习,训练生涯颇为相似。
  
  两人成为飞行员前都已入伍,但她们告诉记者,飞行员的身体检查要比入伍体检更为严格,除政治考察外,视力检查、平衡技能和耐力条件考察是最重要的内容。在通过选拔后,她们到衡阳集中,随后进入空军某飞行学院。头一年是学习飞行理论,诸如飞行原理、三角几何和函数知识。
  
  理论是一回事,真正上机飞行是另一回事。最初训练时!江冰晶飞机上呕吐是出了名的,她只好用手套当做“垃圾袋”,有时候训练飞行中甚至要把教练的手套也用掉。或许人们最关心的是飞行中的危险,对飞行员来说,这并不罕见。江冰晶在一次训练中,因为指挥错误,差点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女飞行员们的训练生活有诸多相似之处,但第四批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那就是她们曾进行过跳伞训练,“以前和以后都没有这样训练过”。
  
  骨子里的飞行员,让她们引以为豪,这也是她们努力工作的原动力。
  
  陈妍:21年飞专机,“鹅毛落地,杯水不洒”
  
  当陈妍出现在眼前时,谁也没看出她已61岁。作为我国第四代女飞行员,她千里挑一偶然中选,初次训练时却病了两个多月,最后历经考验成功毕业,进入空军34师,一直执行为首长开专机的任务。
  
  1970年9月底,陈妍来到空军某飞行学院,此后进行了10个月的航空理论学习和约1年的教练机飞行。
  
  在训练期间,陆续有6名女同学因身体条件或技术不过关再次被淘汰,最终毕业时,只有25人成为我国第四代女飞行员。
  
  从航校毕业后,第四代女飞行员有两种去向,一批飞运输机,一批进入特殊运输部队。
  
  这是中国空军的一支神秘部队,这个师常被称为“专机师”。它承担着中央领导人的专机工作,要求飞行员不但技术精良,并且政治可靠。
  
  据陈妍的回忆,“专机师”资料绝密,要求苛刻。她透露,飞行必须做到“鹅毛落地,杯水不洒”,也就是说机舱内放一个装满水的碗,直到落地一滴水都不溢出,整体飞行感觉如鹅毛般灵动轻盈。
  
  在“专机师”飞行六七年,陈妍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无数将军政要都坐过她的飞机。后来她调任武汉,再来到广州,21年飞行生涯都执行客机任务。她永远记得某位领导对她的评价,“坐你的飞机就是放心”,这便是陈妍认为对工作最大的肯定。
  
  (摘自“大洋网”)

第24篇、外国科学怪人历史故事

想必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的理想:长大当一名科学家,为人类做贡献!似乎科学家这一职业就是正义的化身。然而,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却不时出现一些不为人类谋福祉的科学家,他们进行了疯狂,甚至邪恶的试验。

天马行空的“疯子”

帕拉塞尔苏斯(1493-1541),是出生于瑞士的一位着名的医生、炼金术士、占星师。帕拉塞尔苏斯并非其本名,如此自称,是因为他自认为是比罗马极富盛名的医生塞尔苏斯更加伟大(“帕拉”有超越之意)。的确,他的医学思想和治疗经验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把炼金术这个带有魔幻味道的词与医学结合成为了一种新的医疗化学。从那以后,炼金术逐渐变成科学的帮手。

不过,他却有个奇怪的想法,认为由人类正常产下的婴儿都会被女性的体液所污染,因而要想制造一个纯净的人,就必须排除这一影响。所以,他曾幻想利用各种怪异的物质来制造一种完美的人,其具体做法是:在烧瓶中放入人类的精液、马粪以及各种草药并且密封,通过马粪的发酵作用来进行保温。经过40天后,烧瓶里就会出现透明的具有人类形状的物体。但此时它还没有肉体,需要再加入活人的血液培育40周,并在一定的温度下予以保存。这期间,每天都要保证加入新鲜的血液。

帕拉塞尔苏斯声称已经如此制造出生命,外表和人类婴儿基本一样,但身体比人类的婴儿要小很多。不过,这样的生命究竟是否存在,现在已不可考。

约翰·康拉德·迪佩尔(1673-1734),在德国的弗兰肯斯坦城堡出生和成长。说起弗兰肯斯坦,你可能会联想起英国作家玛丽·雪莱创作的《弗兰肯斯坦》(或译为《科学怪人》),那个用许多碎尸块拼接成一个人,并用电将其激活的疯狂科学家。

其实,迪佩尔也常常被说成是现实版的弗兰肯斯坦。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位解剖学家和炼金术士因发明了普鲁士蓝(一种由人工合成的化学染料)而声名鹊起,但后来,他却渐渐陷入了疯狂实验的迷途。据说,他在解剖实验中将人体的各部分器官都放在大锅中煮,还试图用漏斗和长管将一具尸体的灵魂导入另一具尸体。为了做实验,他到各地去寻找人类的尸体,甚至还去盗墓,以致最后,他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他被驱逐出城。

更引人注目的是,迪佩尔为了研究长生不老药,在城堡里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实验室,把人类尸体、动物尸体,以及人与动物的血液、骨骼和毛发进行蒸馏,从而得到一种古怪的液体,他命名为“骨焦油”。迪佩尔始终坚信这种“神油”能使人长生不老,但结果并不如他所愿,在1734年的一天,他因误喝下了蒸馏出来的氢氰酸(一种无色且有剧毒的液体)而死去。

变态的“杀人恶魔”

虽然上面提到的这两位科学家的想法比较怪异,但他们至少还没对活人进行试验,但下面这几个就不同了。

约瑟夫·门格勒(1911-1979),德国的一位人种生物学家,在人类遗传基因学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作为纳粹党卫队军官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医师,他的行为是为人所唾弃的。因为他执掌集中营里的生杀大权,所以被人称为“死亡天使”。

门格勒的理论是:“人和狗一样,都有谱系,有人在实验室里培养出了良种犬,我也能在里面培养出优良人种来。”为此,他尽可能地“消灭”那些不能劳动的人,并惨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改良人种”试验。其杀人政策也很古怪,例如,在距地面150至156厘米的地方划根线,凡是身高不在这两根线范围内的孩子一律被送进毒气室。另外,他天生有洁癖,且是个完美主义者,于是,就将那些皮肤上有斑点和小疤痕(如阑尾手术留下的)的人统统送进毒气室。

他曾对200对双胞胎和几千名儿童做试验,为的是发现一种遗传学上的秘密,来培养出纯种的雅利安人。他与助手把颜料注入孩子们的眼睛,把三氯甲烷注入他们的心脏,拿刀、针刺他们的头盖骨和脊柱,试图把孩子的眼睛变成蓝色,头发变成亚麻色。通过这种试验,门格勒认为他可以使德国妇女生多胞胎,从而能较快地为第三帝国提供更多公民。

西格蒙德·拉舍尔(1909-1945),德国纳粹时期的一名空军后备队医生,曾为希特勒亲手做过喉部手术。他认为,在猴子身上进行试验没有效果,因为猴子对试验的反应与人是完全不同的。于是,他提出利用俘虏做试验,来进行医学研究。

为了研究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的生理和心理,西格蒙德让俘虏待在真空负压室里忍受真空的压力,直到其肺部爆裂。期间,这些人会出现神经错乱和头发脱落的现象,他们用手指和指甲在自己头上、脸部乱抓,以及用手和头去撞击墙壁,发狂地残害自己,以减轻身上的压力。还有,他把赤身裸体的囚犯放入冰水里来研究人体的耐寒程度,以便为飞行员找到最好的耐寒飞行服,实验中囚犯要在冰水水池中待上长达五小时。

石井四郎(1892-1959),日本的一名微生物学博士,从事细菌学、血清学、防疫学、病理学研究。他曾领导侵华日军第731部队,被称为“陆军的狂人军医”。

他的理论是:军事医学不仅仅是预防和治疗,其真正目的在于进攻。所以他认为,缺乏资源的日本要想取胜,只能依靠细菌战。因为细菌武器的威力很大,钢铁制造的炮弹只能杀伤其周围一定数量的人,但细菌战剂具有传染性,可以从人再传染给人,从农村传播到城市,其杀伤力远比炮弹大,致死率也非常高。而且,它使用少量经费即可制成,这对钢铁较少的日本尤为适合。

石井四郎声称进行过20年的细菌战研究,有过不少“建树”,但都是为战争服务的。特别是石井式陶瓷细菌弹的研制,是以最残酷、最丧失人性的“人体试验和活杀观察”为基础的。

为了以静止和投弹的方式引爆石井式陶瓷细菌弹,他曾将穿戴头盔和防弹衣的活人绑在木桩上,一次实验中会使用15名活人,其中6人被炸弹炸死,4人被炸弹碎片炸伤并感染炭疽细菌,且4个人中有3人死亡。在另一个使用石井式陶瓷细菌弹的实验中,10个人里有4个人经呼吸道感染而死,这4个人距离炸弹爆破地点最近距离是25米。

在这几位变态科学家手上死去的人无法统计,他们以科学的名义去做这些灭绝人性的医学研究,真的是到了极其疯狂的程度了!

2023-11-04 01:57:35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