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像是是在一次电话采访中,一个记者曾经问过我一个很好玩的问题:“李连杰,你这些年都一帆风顺,你是怎么变得这么壮大的呢?”
这位记者采访我之前一定没做过认真的预备。首先,我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在朋友中有个外号,叫做“死过一百次的生还者”。从小我父亲(father)就过世了,家景实在太差,我只好加入武术队,靠每个月微薄的补贴养活全家;从11岁开始我连续5次拿到全国武术比赛冠军,18岁拍了《少林寺》后一晚成名,但第二年我就摔断了腿,差点成为废人;十分困难等到《黄飞鸿》系列电影大卖,我的经纪人又遭黑道枪杀,事业再次陷入低谷……这些都不说,2004年印尼海啸时,我差点妻离子散命丧异地,当大水就在你眼前肆虐时,那种心里的惊恐与不舍,又有多少人面对过呢?
也可以理解,问这个问题的人估计从来都只是在电影中了解我,觉得我就是电影中那些硬汉,身怀特技,从精神到肉体都是天生的壮大。事实上,我只是一个血肉做成的普通人,甚至,我比许多人还脆弱,有一段时间,我天天想着出产业和尚。
但是,少林寺的一位高僧却不赞成我这样做,因为出家并不能从根本上减缓问题,佛家还讲求入世修行呢!之后,我去好莱坞发展时,他要我记取一句话:“一切困难都是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壮大!”
这话听起来实在不像是什么祝福。果然,到了好莱坞,事儿并不顺利,虽然台湾老板杨登魁花了上亿元帮我打造个人形象,创造机会,但傲慢的好莱坞并不肯接纳我这个身高才170cm的华人。我忍着,直到一次在片场,导演把剧本摔到我脸上,冷冷地问我:“你是不是不懂英文,所以剧本没看懂。”
那个晚上,我打电话给那位高僧。他淡淡地说:“这些年你吃了不少苦头,但回过头来想一想,是现在的你壮大,依然已往的你壮大?”我一愣,想着自己这些年的经历,的确,那些困难现在看起来都不值一提了,可事先,那些困难又何尝不是把自己逼得无路可逃?可见,困难的确在让我变得壮大,至少,让我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强!
从那以后,我不再惧怕任何困境,对困境甚至抱着一种“接待”的态度。朋友都说我着魔了,但我心里知道,这不过是在困难中修炼自己。
拍摄《英雄》的那段时间,章子怡很受非议,甚至在剧组中也被某些人孤立。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刚出道的自己:冲动、爱憎分明,心里有什么,脸上从来藏不住……于是,我把自己的体验通知她,慢慢地,她也从流言中脱胎换骨,开始转变成一个坚强的章小妹。
这两年,我对武术之道越来越有念头,我很想和观众分享这种念头,于是,我请人编写了张扬宁静的电影《西藏武僧在纽约》。许多片商对这个名字很感兴趣,但一看剧本就都不肯投资,因为里面的武打场面太少了,不够商业化。到哪里去找投资商?这个问题每晚都折磨得我无法入睡,实在没办法了,我找到法国的闻名导演吕克·贝松,想自掏腰包来拍。拍完后,我看电影前90分钟精彩脱俗,但后30分钟就落入了武打片的俗套,于是要求改结尾,别人都觉得我疯了,改结尾是自杀行为,会让票房一落千丈。吕克·贝松也十分惊奇地问我:“你真想得罪你所有的观众吗?”我笑着说:“那就试一次吧。”
事实是,电影还没有公开放映,就受到了不少电影专家和媒体的关注,慢慢地,伴伴随着《霍元甲》的再度出击,大家也开始知道:哦,原来李连杰并不是一个武打呆板,他也是有自己的念头的——中华武术除了实用外,里面另有许多博大精深的东西啊!
这就是我的目的。既要表达心里,又要保证票房,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我知道,困境总会已往,而经历困境的人,却在这个历程中变得更乐观、更有力量。
2023-11-04 01: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