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客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情感

一粒米的成功

正文:

提起台湾首富王永庆,险些无人不晓。他把台湾塑胶整体推进到世界化工业的前50名。而在创业初期,他做的还只是卖米的小本生意。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猛烈。事先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范围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况,因为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能落后,许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轻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频频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搀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事。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轻人又无暇顾及家务,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自动送米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接待。事先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

  王永庆送米,并非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还要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另有陈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倒出来,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太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细密的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许多的顾客。

  如果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就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而且问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自动将响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王永庆细密、务实的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终点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堆集和客户堆集,王永庆便自己办了个碾米厂,在最繁华热闹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做铺面,里间做碾米厂。

  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之后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王永庆成功的例子说明,不要以为创造就非得大张旗鼓、惊天动地。把一粒米这样细小的工作做好同样也是一种创造。

2023-11-04 01:21:29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article where classid='8' order by rand() desc limit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