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客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情感

陶行知的十个教育故事

正文:

  1 稿费的故事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辨别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非常正视百姓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因此,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

  1923年,他组织了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奔波于全国十几个省市,致力于平民教育。他把《平民千字课》作为教材,送到平民百姓家里,劝家家户户都要识字读书。他运动的经费多数都是自己写书得的稿费。

  一次,他得到了1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承担着所有家务的妹妹看见了,问他:“家里有老有小,钱也不多,能否留1/4给家里用?”陶行知想了想,温顺地说:“我要去南京劳山脚下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妹妹理解了他,默默地点了摇头。

  1927年,陶行知办起了晓庄师范学校,开展乡村教育运动。1930年4月,百姓党反动政府武力封闭了这所学校,还通缉陶行知。 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劳工幼儿园”,持续推行中华普及教育运动。

  2 不要做井底之蛙

  育才学校文学组办了几十种壁报,还在重庆开诗歌朗诵会,很受大家接待。他们成立了“榴火诗社”,陶校长专门为诗社题词,文学组的学生们有些飘飘然了。有的人留起了披肩长发,有人特意穿破衣服,自视为艺术家的派头。也有的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说话刻薄,爱讽刺人。除夕夜,陶校长把文学组学生召集起来,一面吃瓜子,一面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一个文人应是灵魂干净、品格高尚的人。衣服脏得很,破了也不补,这是乞丐,决不是文人应有的样子。”他又摸着一个男同学乱蓬蓬的头发说:“这是茅草山。我要放一把火,叫‘放火烧山’!”几个留长发的学生不美意思地笑了。陶校长拿起剪刀,亲自给他们剪了发,并耐心地给他们讲“要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的道理,学生们听得心服口服。

  3 大树底下小树长不好

  张宗麟先生原是晓庄学校的生活指导老师。1932年暑假,他约戴自俺一路去广西桂林师范工作。戴自俺在晓庄追随张先生学习幼儿教育,现在能跟老师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工作,禁不住心驰神往,立即欣然赞成。事隔几天,陶行知先生约戴自俺谈话:“现在河南需要一个人,你愿意去吗?”“到河南去干什么?”“一所省立省乡村师范要请我们派一位晓庄同志去担任研究实验部主任。原是请张宗麟先生去的,他将去广西。我的意思,你去河南怎么样?”戴自俺认为跟着张先生去广西比较省力,便不加考虑地拒绝了,说:“我想,能再跟张先生学习一段时间,对我比较符合。”陶先生耐心地说:“科学家是合并来,他去广西,你去河南。”戴自俺依然不大愿意,他低头想了一下说:“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干有胆怯,我干不了,依然请张先生还我一段时间为好。”陶行知笑了:“原来你是想着大树底下好遮荫呀!”“正是。我想先跟张先生学几年,再自己独自去闯。现在我可不敢一个人去干,一定干不好。”陶行知先生沉默了一会,突然之间指着窗外说:“你看,那边有两棵树。”顺着陶先生的手,戴自俺看见了不远方的山坡上,有一株矮小楝树,挺拔坚固,在晚霞中尤显得英气勃勃。在大树的下边有一株小树,被笼罩在楝树的浓荫之中,显得苍白消瘦,一副可怜的样子。小戴不晓畅陶先生的意思,用迷惑的目光望着这两株截然不同的树。陶先生说:“这棵小树躲在大树底下,阳光、水分、雨露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大树底下,小树是生长不好的。同样一棵树,小树没有一块自由生长的土地,就显得多么苍白无力!”他停了一下,深情地望着自己的学生说:“把这棵小树从大树的荫影下移出来,换一个地方栽,它也会长成参天大树!”戴自俺听了若有所悟,他晓畅了陶先生的良苦用心,是为了让他能独当一面地去接受锻炼,在现实工作中培养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但是,他自己依然觉得没有十分把握。于是他又有些犹豫地问陶先生:“这样重的担子,您看,我能行吗?”陶先生拍拍戴自俺的肩膀,进一步鼓励他说:“我看可以。你忘了吗?天赋两个宝,双手与大脑。宁做农与工,联合辟荒岛。晓庄同志应该有这种开疆拓土的精神!”陶先生越说越兴奋:“去吧,你大胆地去吧!我们的同志,只要有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就会出现一个新的晓庄。晓庄的种子一定会撒遍全社会!”离开上海那一天,戴自俺去向陶先生告别,想再听听老夫子的“临别赠言。”陶先生笑笑说:“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这里有一首新写的诗《水铭》,送给你参考吧。”戴自俺将诗接过来看:杯方水方,杯圆水圆。可以穿石,可以灌田。分出氢焰,化铁之坚。齐集众川,白浪滔天。居高临下,马力万千。流血流汗,开新纪元。带着这首寓意深刻的诗,带着陶师的殷切期望,戴自俺离开上海,奔赴河南百泉,走上了乡村教育的道路。

  4 点石成金

  陶行知对少年儿童求知学习的方式,常常有所指点,最为突出的就是“点石成金”的故事,这也可以说是少年儿童求知学习的最首要、最关头的方式。

  在一次育才学校的晨会上,陶校长去讲了一个故事:已往有一位很有本领的道人,只要他用手一指,面前的乱石立即会变成黄金。一天,他让众徒弟坐在他四周,自己用手指点着地下一堆石块,马上石块都变成为黄澄澄亮光光的大小不等的金块。从徒弟看了又惊又喜,个个拍手叫好。道人对徒弟说:“每人选一块金子,拿去买点吃用的吧!”徒弟们都扑到黄金堆里去翻拣,有的要选一块颜色最黄的,有的要拣一块亮光最足的,有的想找一块最大最大的,大家东翻西找忙个不停。这时却有一个徒弟,他没有去拿金块,只是呆呆地站在道人旁边,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紧盯着师傅点金的手指看,边看边思考。道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去遴选你最喜爱的一块金子呢?”这徒弟回答说:“金子虽好,但一用就完,我看中了师傅那个点石成金的指头。”讲到这里,陶校长突然之间之间之间停住了。学生们急于要知道故事的终局,都催促他:“校长,你讲下去呀!”“快点讲下去呀!”

  陶校长不再讲故事,却一转话题,进行了一番评述,他说:世上有多少人被闪闪发光的金子迷惑,而忘记了点石成金的指头。同学们,你们在学校求学,可不能光想要得到老师和书本传给你们的现成知识,这些知识虽好,但仅仅是世界上人武部知识的一个部分,伴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现成知识会不够用的,有的会用不上了,有的会显得陈旧了。有些同学拼命把老师和书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www.limaogushi.com)纵然你能背出,你在追求学问(真理)的大道上还会碰到许多新事物、新问题,到那时你能责怪老师没教过、书本上没见过吗?死记硬背不思考,是书呆子的学习方式,这些学生,老师“教多少”,他就“记多少”,是赶不上时代、超不过老师的。一批批的学生都比老师差,那末,我们的国家就会一代不如一代。我们求学必须要学会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式,这就是要拿到开发文化宝库的金钥匙(也就是这只点石成金的指头)。这样,你们自己就可以一辈子毫无止境地去寻找知识,你们就能超过老师,我们的国家就能一代更比一代强。

  同学们听到这里才名顿开,懂得了陶校长讲故事的意图。从此,大家不再死记硬背,辨别努力探索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式。老师们也不是片面地向学生传授现成知识,而是创造各种各样的学习条件,帮助学生学会“学好各门学科的方式和能力”。

  5 人才、大才和天才

  育才学校招收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战灾流浪儿童,他们虽然离开了故乡、失去了爹娘,但是他们都是一群天真活泼、富有聪明才智的孩子,他们都各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有的爱演戏、有的善唱歌、有的喜爱科研、有的乐于写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夺了这些孩子发扬自己才能的机会。陶行知把他们招收进育才学校后,在“因材施教”和“爱”的教育下,经过了一二年的学习和练习,他们的才华就显明地显示出来了:音乐组的孩子非但善弹奏、能演唱、会作曲,还能常常为老百姓表演或到大剧院去举行音乐会;戏剧组、舞蹈组的孩子,非但能演戏、跳舞,而且还能自编、自导、自演,用精彩的戏剧与舞蹈反映出抗日的形势;绘画组的孩子们竟能在重庆城市里举办儿童抗敌画展,多么了不起呀!周恩来同志称赞这些孩子们说:“一代胜似一代。”冯玉祥将军为这些孩子的成长鼓掌。但是,也有那么一些因循守旧、自己不愿进行教育改革的“学者”们,却在那里阴阳怪气地非议陶行知,说什么:“陶行知丢掉了普及教育来搞‘天才教育’了。”

  陶行知并没有因为这些非议而刚强了他“为明天培育抗日的人才,为明天培育开国的人才”的决定。他一心为国育才,因此他义正词严地对这些“非议者”给予了答复,他说:“我不是办天才教育,我办的是人才教育。按照每个学生的特长才能、爱好,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加以定向培养,进行因材施教。这些‘人’才在正确指导下经过‘一’番努力,就转化成‘大才’(‘人’字上加一横就成‘大’字)。对‘大才’再进行深入的诱导,学生们自己再出‘一’身力,流‘一’身汗,‘一’定时间过后,‘大才’也就成为‘天才’了(‘大’字上加一横就成‘天’字)。真正的天才是师生经过共同的教学实践运动,不中断的乐教乐学而培养出来的。若能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几个‘天才’又有什么不好呢?”看!陶行知回答得多么好呀!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我们得到启发,天才决不是天生而成的,除了白痴以外,每一个孩子只要培养、指导妥当,社会体贴、情况适宜,再加上他自己的不断努力,都可以成为天才。陶行知对于培养天才的注释多么有道理呀!

  6 陶行知向小学生认错

  1932年,百姓党反动派查封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师范附属小学被迫停课。附小的同学们自发办起了“儿童自动学校”,由学习好的学生当老师,连校长、工友也由学生担任。整个学校秩序井然,书声朗朗。

  新闻传出,教育家陶行知写了一首诗称赞说:有个学校真新鲜,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

  受到赞扬,同学们都很高兴。可是有个年仅八九岁的小同学却找到陶行知,绝不虚心提意见:“照先生的写法,我们学校算不上‘真新鲜’。”

  陶行知一点都不生气,反而和颜悦色地问:“小朋友你只管说,我的诗错在哪里呀?”那孩子指着第二行说:“小孩就不能教大孩吗?我们学校里,就有年小的成绩好,做大龄同学老师的。要是像先生写的只是‘大孩自动教小孩’,有什么‘真新鲜?’”。

  “说得对,说得对。”陶行知诚恳地认错检验说:“小朋友,非常感谢你的指正,我马上就改。”说完,把“大”字改作“小”字,成为“小孩自动教小孩”。然后又问:“这样改行不行?”

  小孩咧嘴笑了:“先生改得真快真好!”

  7 晴蜓的故事

  一天午后,一群小小孩子在田间的巷子上奔跑,追逐着一只蜻蜓(dragonfly)。蜻蜓闪着绿莹莹的大眼睛,颤动着翅膀,惊慌地上下乱飞。也许是被追赶得昏了头,突然之间之间之间,猛地撞在树干上摔了下来。翠贞扑上去抓住了它,几个孩子抢着要,叫着嚷着,闹成一团。

  陶行知恰好从村里走出来,孩子们看见了他,齐声欢叫:“陶先生!陶先生!”陶先生停下脚步,见他们的捉蜻蜓玩,便慈爱地抚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吃露水”。另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依然翠贞说得对。蜻蜓吃虫子,苍蝇(fly)、蚊子(mosquito)、水里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翠贞点摇头。陶行知从她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圆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问:“蜻蜓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指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已往,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接着他将蜻蜓的头部对着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有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一个小男孩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抚了一下蜻蜓的尾巴。陶行知将蜻蜓举在眼前,用商量的口吻说:“蜻蜓是吃害虫的,它是人类的朋友,放了它,让它为我们去消灭害虫,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翠贞看一看小同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忽地坠落下来,在地上挣扎了几下,又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陶先生说:“孩子们,我们调查生物,切不可将它捉来弄死。一只蜻蜓一年可以为人类消灭成千上万只蚊子。你们看,它在大自然中飞来飞去,多么安闲,多么活泼!”

  蜻蜓在空中飞了几圈,很快飞到流水潺潺的河面上,俯冲上升,盘旋翻飞。孩子们谛视着它,欢呼着:“嗬,在跳舞呢,看!”

  陶行知便由此想到许多学校的生物课,都是将活生生的东西弄死,做成标本,他多次指出:“生物课不要变成死物课,‘生物陈列所’不要变成‘僵尸陈列所’,更不要在无意中培养孩子们残忍的天性。”他主张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去。要熟悉青蛙(frog),可以到河边去调查,要熟悉小鸟,可以到树林(wood)里去。这样,才能调查到真正的生物,孩子们才能学到真正有效的知识。

  8 陶行知的两只口袋

  陶行知是一位既有言教,更有身教的人民教育家,他律已甚严,以身作则。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而陶行知则“每日四问”。1942年7月,他在重庆育才学校三周年怀念会上提出“四问”的内容,就是每日要反躬自问身体、学校、工作和品德上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他认为品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品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就越会为非作恶,残害人民。他曾大声疾呼,要全校师生“修建人格长城”。

  他自己就是用他的现实动来“修建人格长城”的。在育才学校,就流传过一个关于陶行知的两个口袋的故事。

  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和全校师生赤手空拳办起来的,有时全校师生险些无以举炊,陶行知东张西罗,左支右绌,迫不得已就休止体育锻炼,每日改吃两顿稀粥,以勉强维持生活。在这样艰巨困苦中,有人劝陶行知把育才停办了算了,但他果断不答应。他发动全校师生走街串巷,向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募捐,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陶行知带头外出募捐,并宣布一条纪律:募捐来的钱涓滴归公,在任何状况下,任何人不得托故挪用分文。他自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上衣缝有两只口袋,一只袋公款,一只袋私款。有一次他到远方去募捐,走访了好多地方,募捐了不少现款,袋里装得满满的。在归途搭车时,突然之间发现放私款的那只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了,他事先就有一个果断的念头,决不那用公家一分钱,尽管一天奔波下来,既疲惫不堪,又大肠告小肠,但仍保持从十里外步行回校。

  当育才学校师生听到这个新闻后,都非常感动,赶到陶行知先生的住处慰问时,陶行知亲切地、深刻地跟大家讲起韩非子在《喻志》中所说的一个比喻:“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在现实生活中,小漏洞往往可以酿成大灾祸,千万不要以小失大。陶行知就是这样“以教人者教已”,在“修建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闲暇。

  9 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

  陶先生非常善于演讲,他的语言幽默风趣,生动个人形象,谁听了都会被他深深吸引,为他演讲中壮大的逻辑力量所折服。在他一生无数次的演讲中,有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更是令人拍案叫绝,直到明天仍然令人回味无穷。

  那是陶行知1938年在武汉大学做的一次演讲。那一天,大礼堂里挤得满满的,不仅全校师生都来听,连附近学校的师生和各界人士都闻讯赶来。他们都知道,陶行知先生是闻名的教育家,都想来一睹他的风采,并听他说些什么。

  聚会会议开始后,有几位先生先后上台作了演讲。轮到陶行知时,会场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夹着一个皮包走上了讲台。他戴着眼镜,穿着西服,未曾开口,先向全场扫视了一遍。大家屏息凝神,都望着他,等他开口说话。有的人还打开速记本,预备把陶行知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陶行知并没有发言。他从包里抓出一只活蹦乱跳的大公鸡(cock)。公鸡喔喔地乱叫。台下听众一个又一个目瞪口呆,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接着,陶行知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他左手按住鸡的头,逼它吃米。鸡直叫不吃。陶行知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出来。鸡挣扎着仍不肯吃。接着,陶行知轻轻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前进了几步。只见大公鸡抖了抖翅膀,伸头四处张望了一下,便从容地低下头吃起米来。

  这时,陶行知说话了:“各位,你们都看到了吧。你逼鸡吃米,大概把米硬塞到它的嘴里,它都不肯吃。但是,如果你换一种方式,让它自由安闲,它就会自动地自己去吃米”

  陶行知又向会场扫视了一圈,减轻语气说:“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因硬灌给他们,他们是不情愿学的,纵然去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学生自动去学习,充分发扬他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陶行知讲完,把公鸡装进皮包,又向大家鞠了一躬,说:“我的话讲完了。”便退下场去了。

  听众们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但只是过了一会儿,会场上便爆收回雷鸣般的掌声。许多人边鼓掌边喊:“好!陶先生讲得好!讲得好!”

  10 学校里谁也无权搞特殊

  南京晓庄师范开办时,学校聘请了一位高姓校工。陶行知很喜欢这位校工,觉得他虽不识字,却耿直率真,颇有诗人气质。事先曾有人发起解聘该校工,对这一提议,陶行知断然拒绝,并说“他也是我们当中一个,决不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但是,当听说这位校工不听调度后,陶行知马上写一信给他,真诚地规劝他要尽本份、守职责。

  陶行知说道:“我们主张人类平等:校长和校工一律看待,吃一样的饭,一样的要尽本分。校长不尽本分,校长的饭碗便要打破;校工不尽本分,校工的饭碗也是要打破的。”又说:“您倘若诚实到老,尽本分,听调度,帮人忙,不和待人,那您便是我们晓庄理想的校工,也可以说是校工中之圣人,保您有个铁饭碗,永远打不破。您要不信我的话,那便是瓷器饭碗,随时可以打破的。”

  在主张人人平等的同时,陶行知很正视培养学生的相助品质,指导学生在说话做事中学习如何商量相助。“自己要说话,也让别人说话,最好是大家商量。自己要做事,也让别人做事,最好是大家相助。”相助即自助,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助的习惯,他在社会上也是断难生存的。陶行知曾在他所创作的一部引人入胜的寓言小说《古庙敲钟录》中,诗意地表达了他对平等相助主要性的熟悉。“你若是办一个工场,如果你同时注意到工人之长进的机会与平等相助的干系,便马上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工场了。你若是办一个学校,如果你同时注意到师生之生产的机会与平等相助的干系,便马上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学校了。你若是在改造一个社会,如果你同时注意到各分子之生产与长进的机会,便马上变为一个有意义的社会了。”

  1931年,陶行知在《中华教育界》上宣布长文,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及其教育的出路在于平等相助。“不但我们民族的出路是平等的相助,即世界人类的出路,也在平等的相助”,“教人扶植平等相助的世界”是学校组织必须履行的主要使命和责任。陶行知对我国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的“等级”意识予以批判,提倡人人平等,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我们应当知道民国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都没有人下人。”学校里的一切成员,无论教师、学生,依然行政治理人员、后勤人员,都是平等的,谁也无权搞特殊。

2023-11-04 03:08:54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