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高的慢性支气管炎又急性发作了。发病不要紧,要紧的是他想换一家医院。可本地就一所大医院,去外地的话又不方便家人照顾。
换医院的原因是他在本地医院的口碑太差,怕医护人员认出来另眼相待。
第一次住院,他还算老实,对医护人员言听计从。但第二次复发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他开始质疑医生方案,心想,上次肯定没治愈,不然怎么会复发?主治医生姓邓,邓医生就跟他解释:“这种慢性病容易受天气变化影响而反复发作。”
面对医生开的常规检查项目,老高当即质疑:“我这个就是支气管炎,不是说望闻问切吗?开那么多检查项目干什么?”
邓医生解释道:“大爷,不是所有病都适合望闻问切。就说你这个炎症,到底是细菌引起还是病毒引起的,两种感染发病机制和用药完全不一样。通过检查,才能掌握患者的感染程度和病灶位置,然后才有利于我们做出准确判断,合理用药。”
老高似懂非懂,但疑心不减。一方面,他处处留心护士操作,担心输错液体;另一面,他又上网查询相关诊疗方案,知己知彼,以防过度治疗。
他的谨慎果然有了“回报”。一次,他惊喜地发现:护士居然给他输了护肝药!这跟慢性支气管炎有什么关系?
他表面怒责护士,心里却很高兴:终于让我抓住把柄了。护士只好叫来邓医生解释:“大爷,检查结果显示,你的肝有些不好,你是不是有长期饮酒的生活史?其次,这些消炎药可能有损伤肝脏的副作用。所以,我们增加了护肝药,也不贵,可以报销。”
又有一次,护士给他输液,扎了三次才扎进血管,老高也没有忘抓住机会发作,劈头盖脸地责备护士:“我血管这么大你都扎不准,你们医院怎么尽让实习生拿老人练手?”
护士忙解释道:“大爷,现在练手都用医学模型人。你这个是因为血管老化变硬,扎的时候容易跑偏所致。这在老年患者身上是比较常见的。”
凡此种种,大到质疑医生专业能力,小到护士动作快慢的鸡毛蒜皮,老高都不放过。所以,第二次住院他自以为得罪了很多医生护士。
待第三次复发,他心里不免矛盾重重,但矛盾很快就解决了。因为现在大家都要戴口罩,戴上口罩,再戴个帽子,谁还认得出自己?
保险起见,老高换了一位新来的医生。看新医生老实,老高就特别交代不要搞那么多检查,自己也不是第一次住院,用什么药心里清楚。
如他所愿,新医生精简了治疗方案。老高很得意,心想,久病成医,再过段时间自己都该成医学专家了。
可好景不长,他的病刚开始控制得还不错,但中途又恶化了。他很害怕,于是,家人又给他请来了邓医生。
邓医生依旧让他照了CT,症结很快就清楚了:老高的支气管末端有一点不易觉察的异物。
询问家属,才知道老高发病前吃饭呛了一下,也没在意。
邓医生当即判断,肯定是食物残渣引起的,必须做一个微创手术取出,不然炎症很难控制。
老高一听要做手术,顿时吓得脸色煞白。他不是害怕手术本身,而是害怕邓医生记仇。虽然自己戴着口罩,但床头的病号牌明明有自己的名字,邓医生肯定早就认出来了。
护士告诉他:“只是一个小手术,不开刀,不见血,全程也没有感觉。”但是,老高死活不干。邓医生便让家属去做说服工作。家属也无奈,说:“老头儿很固执,已经劝了好几次,估计是不信任你们吧。上次住院他总找你们的碴儿,这回因果循环怕报应……”
邓医生听罢哈哈大笑。于是,又去做解释工作:“大爷,你无须信任我们。你只需要知道打败病魔是医生快乐的源泉。我们看病不是看人,我们更关心的是疗效。再说,我们每天都要接触上百的患者,一月下来也有好几千。人来人往,哪里记得住谁是谁啊。更何况,我们的治疗方案都要录入病历系统,接受上级专家检查呢。”
老高一听,摘下帽子,羞得低下了头。
2023-11-06 06: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