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客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情感

不要与认知不同的人争辩

正文:

《庄子》中有个士成绮问道老子的故事。

士成绮是个非常博学的人。他经常听别人赞叹老子高尚的品格和非凡的智慧。于是,他长途跋涉,登门拜访。当他看到老子其貌不扬,家里如同老鼠洞一般杂乱不堪,便很生气地说:“听说你是拥有大智慧的圣人,我走了几百里路来见你,没想到你竟然生活得像老鼠一样!”老子听后看了他一眼,继续低头读自己的书,完全不理他。士成绮自觉没趣,转身就走了。

第二天,士成绮认识到自己说的话太过分了,便向老子道歉。老子平静地说:“什么圣人不圣人,这种名号,我早就像扔破鞋子一样把它扔掉了。如果我收获了大道,你骂我是牛、是马、是老鼠,又有什么关系?我还是我啊。”

汉语成语“呼牛呼马”,便出自士成绮问道老子的故事。意思是:别人辱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意思是: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老子不屑于与认知不同的人争辩。

有天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远处走来一个身穿绿色衣服的人。来者问:“您是孔子吗?”子贡答:“有什么事需要向我们老师请教吗?”“我想请教关于时间的问题。”“这个问题我知道,可以告诉你。”“那你说说,一年有几季?”子贡笑答:“四季。”“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子贡理直气壮:“四季!”来者毫不示弱:“三季!”他们争辩不止,一直到中午也没消停。

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走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请孔子评定。孔子没有立刻回答,观察一阵子之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来者听后,大笑而去。

来者走了之后,子贡不解地问:“一年分明有四个季节,您怎么说是三个呢?”孔子答:“方才那个来者一身绿衣,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就是争辩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即便争辩出了你输我赢,又有什么意义呢?”

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言之,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意思是:可以和他谈的话你没有与他谈,这是错失了人才;不可与他谈的话你却谈了,这是说错了话。而智慧的人,既不会错失人才,也不会说错话。孔子不屑于与认知不同的人争辩。

《庄子》里说:“井蛙不可语于海者,夏虫不可语于冰者。”意思是:对常年生活在井底里的青蛙,不可与它谈论大海的事情,因为它的眼界受到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因为它完全无法体会。同样,对认知不同的人,不可与他争辩,因为他的眼界受到教养等条件的束缚。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康德说:“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这句话,应该是不要与认知不同的人争辩的正确心态。

2023-11-06 18:56:10

  • 上一篇:用蛋管住鸡
  • 下一篇:智者与愚者
  •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