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元1854年,清咸丰四年,太平军一路进攻势如破竹,湖南湖北接连告急。无奈之下,咸丰帝只得再次传旨曾国藩,要求湘军全面出战。
在此之前,不管是八旗还是绿营等清朝正规军,都不是太平军的对手。领军前去镇压的将领有广西提督向荣、巡抚周天爵、广州副都统乌兰泰、钦差大臣陆建瀛等,均吃了大败仗。眼看湖南湖北接连告急,咸丰帝在京城坐立不安,所以,不得不再次传旨,恳求此前总是以“操练尚未准备稳妥,出战还需时日”为理由拒不出战的曾国藩。
然而,当皇帝的圣旨还没有传达到衡州,曾国藩却已率领一万七千人的湘军启程,放弃形势危急的长沙,前赴湘潭。此前万般推诿的曾国藩,为什么这次表现得如此积极?原来,以前曾国藩一是想看绿营军的笑话,二是湘军组建不久,万事未妥,尚不宜出战。而这次,湘军已近两万人之众,且厉兵秣马已久,操练亦有多日,是时候该是自己露两手的时候了。
曾国藩刚到湘潭不久,就接到所谓的可靠情报,说靖港一地太平军防备空虚。曾国藩大喜,遂决定率军偷袭靖港,以期此战告捷,振奋军心。
是日,曾国藩亲率湘军战船40艘顺江而下,抵达上游白沙洲。当大队湘军水师直扑太平军营时,却发现居然是一个空城计。瞬时,曾国藩明白上当了。结果,只听一声炮响,芦苇荡中数百条太平军的渔船冲出,而湘军炮口距离太近,根本不能发挥半点作用。在随从的拼死掩护下,曾国藩率众撤退。
撤退过程中,曾国藩想起起初岳州和宁乡的失利已让自己无颜,今朝靖港再度败北,一头扎进了水中欲自杀。若不是随从及时救了上来,怕是一命呜呼了。
一年后,即公元1855年,咸丰五年,曾国藩湘军与太平军石达开于江西湖口再度交战。尽管战前曾国藩几度深思熟虑,最终还是大败于太平军手下。侥幸逃脱的曾国藩思往昔,想今日,是越想越羞愧,越羞愧就更感到难以见人。遂在逃跑途中,又一头扎进了水中自杀。结果,再度为随从所救。
曾国藩回到南昌城,感到再也无颜面对他人。即使再有雄心东山再起,只怕咸丰帝也饶不了连番战败的自己。于是,曾国藩亲笔写下遗书,并欲拟一份奏章上报朝廷,希望能再争得一次机会。若朝廷答应,则再度和太平军决战。若朝廷不再信任自己,则遗书正好派上用场。曾国藩将奏章写好,交给了师爷马家鼎,其中有一句“臣军屡战屡北(败)”。马家鼎看到此处,内心一动,觉得“屡战屡北”词意颓唐,消极之至,遂私下里另拟一份,且修改了其中一字,将“战”和“北”的位置颠倒了一下,即成“屡北(败)屡战”。
咸丰帝接到曾国藩奏章,本因连番败仗感到懊恼,脸上阴云未散。但当咸丰帝看到“屡败屡战”四字时,竞突然阴霾散去,称赞曾国藩虽连遭战败,但忠勇可嘉,其心不灭。于是,咸丰帝不仅没有严处曾国藩,反而更加予以重用。
曾国藩得知,大喜过望。正巧当时,太平军发生内讧,曾国藩瞅准这个大好时机,利用对方的分化,与太平军转战数省,终将其一网歼灭。
“屡战屡北”反映出心灰意冷、意志消沉的悲观情绪,而“屡北屡战”却是毫不气馁、百折不挠的坚强代言。若不是马家鼎貌似轻微的一点改动,怕是咸丰帝会弃曾国藩于一旁,永不再用,甚至严处重罚了。那样,曾国藩官场上再老谋深算,再处心积虑,只怕也会因为不能东山再起而永远背上“常败将军”的骂名了。果真如此,历史长河里的他,也会少了很多闪光的浪花。
看来,曾国藩之所以能名垂青史,不能说与这一字之差没有关系了。
2023-11-06 04: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