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客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抓阄组内阁,崇祯咋想的

正文:

大明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明熹宗朱由校驾崩,两日后,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朱由检继位登基,是为大明第十七任皇帝。人们更熟悉他的另一个称谓——崇祯帝。

崇祯登基后,首要任务是重组内阁。何谓内阁?明代无相,唯有内阁。洪武皇帝朱元璋最初承袭元制,下设宰相;开国数年之后,他的政治阅历不断增长,深感相权掣肘令他寝食难安,数次冲突后,他终于痛下杀手,汪广洋、胡惟庸、李善长这三名实权宰相被团灭。

这之后,朱元璋痛定思痛,于洪武二十八年对斗争经验进行了总结,道是“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宰相。自秦始置宰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既然开汽车有出车祸的可能性,那干脆把车卖了吧!

朱元璋敢想敢干,此后明朝不设宰相,政府机构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为了避免后世不肖子孙再立宰相,让小人弄权,朱元璋特地在《皇明祖训》首章中明文约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从理论上来说,宰相是非常有必要的。大一统王朝政务如此繁多,已经超越一个正常人的处理能力。因此,皇帝必须让渡一部分权力,否则要么日理万机最终累死,要么政务无法正常运转,政权轰然崩塌。

明代皇帝很快另辟蹊径,找到了一个能够协助自己高效处理政务、又不违背祖训的办法——“内阁”。内阁肇始于永乐一朝,名义上只是翰林院的下属机构,但实质是辅助皇帝的秘书班子。

祖训说不能设宰相,设一个“内阁”分担政务,不算违背祖训吧?一是内阁并非正式机构,“入阁”虽然荣耀无比,却缺少正式任职的名分;二是严格说,内阁并无制度性实权,必须牢牢依附皇权才能生存。所以,内阁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极其微妙。

天启年间,魏忠贤权倾朝野,阁臣无不随声附和。因此,崇祯继位之后,一方面清除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另一方面,则借此机会重组内阁。对这些臣子来说,一旦入阁,自己便站到了大明官僚系统的顶点,只要运作得当就是数十年的荣华富贵。只可惜谁也没有想到,天启七年的这次内阁重组,崇祯皇帝竟然动用了前所未有的遴选手段——抓阄。

由此,纷乱不断的崇祯政局拉开了帷幕,在短短十七年间,五十名阁臣如走马灯般在大明的权力顶端轮番登场,最终迎来了明王朝的覆灭。崇祯一朝“十七年五十相”的乱象,也被后人当作是大明国祚已尽的有力证据之一。

为什么崇祯帝选择用抓阄来遴选阁臣呢?实际上,大明已历二百余年,在遴选内阁大臣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一套约定俗成的办法——“会推”与“特简”。

所谓“会推”,是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推举若干名人选,然后由皇帝挑选;所谓“特简”,是皇帝绕开其他步骤,直接钦点。

天启七年十二月,在外朝已经推选出十二名候选人的情况下,崇祯皇帝忽然命令采用抓阄的方式来选拔最终的胜利者,这委实让在场众人吃了一惊。后世有学者认为,这说明崇祯皇帝初登大宝,尚未准备好承担遴选阁臣的政治责任,因此“敬求之天”,不过也有人认为,崇祯皇帝此举是想打破阉党对内阁的控制。

那么,他的目的达到了吗?

在崇祯登基之初,内阁中的四人全是阉党,唯魏忠贤马首是瞻。这次抓阄之后,有六名新人入阁,原有的四名随即致仕,朝中局面“为之一清”。可以说,崇祯皇帝以非阉党内阁替换阉党内阁的计划勉强算成功了,这些入阁之臣中几名“打酱油”的闲人,则在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后,迅速退位让贤,将舞台让给了更为合适的人物。很快,阉党势力逐渐清除干净,被魏忠贤排挤的重臣陆续回到朝中。随着昔日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韩爌的还朝,一个新的内阁——东林内阁,横空出世!

东林内阁以韩爌为首辅,以李标、钱龙锡、刘鸿训等人为骨干。他们与东林党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被称为“东林内阁”。对内,他们遵循崇祯帝的主张,对阉党进行进一步打击;对外,依靠门生袁崇焕督师辽东、对抗后金。崇祯初年,东林内阁一度政绩斐然,为人称道。

可惜好景不长。崇祯二年,袁崇焕因罪入狱。袁崇焕的倒台对明朝军事上的打击先不提,其入狱直接导致了东林内阁的垮台。首先是钱龙锡,他与袁崇焕在杀毛文龙一事上达成共识,而这也让他第一个遭到弹劾。然后是韩爌,他是袁崇焕科举考试的主考官,是袁崇焕的老师,因此被弹劾致仕。原本在抓阄过程中入阁的李标虽幸免于难,但自崇祯元年以来的种种闹剧已经让他对这位皇帝彻底失去信心,因此在崇祯三年三月主动请辞。

至此,东林内阁,分崩离析。

正如前文所说,内阁必须紧密依附皇权,皇帝的性格、能力,则直接决定内阁的前途。崇祯皇帝少年继位,他前半生在宫中小心翼翼,养成了猜忌之心,只要他稍稍抓住一点蛛丝马迹,便在心中无限放大,无端联想到结党营私、朋党作乱上面。所以,如何能在这位年轻帝王身旁生存下来?答案只有一个——将刀子狠狠地捅向你的同僚。

下手越狠,地位越稳。在这样的环境下,有一个人脱颖而出。他的名字叫温体仁,史载此人是“机深刺骨”。在崇祯初年,他人望尚低,甚至连参加抓阄的资格都没有。不过,他抓住了崇祯皇帝善猜忌的性格特点,此后动辄攻讦大臣,斥责他们结党营私,屡屡帮崇祯皇帝“印证”心中的猜忌,逐渐在崇祯皇帝心中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

在东林内阁垮台后,他展开了更加华丽的表演。先是联手“性警敏、善伺意指”的周延儒,一起斗倒了性格宽厚的首辅成基命,将周延儒推上首辅之位;继而又利用周延儒贪财枉法的弱点,对他大肆攻讦,将周弹劾。从此,温体仁一家独大的时代开始了。

温体仁意识到,对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一味逢迎更让他贴心。因此,他在内阁期间对崇祯皇帝可谓予取予求,张嘴“主上神圣”,闭嘴“臣愚无知”。同时,他深刻吸取经验教训,努力推举庸人入内阁,以至于京师甚至一度将他把持的内阁称为“妓馆”,说崇祯皇帝“遭了瘟”。

崇祯皇帝“遭了瘟”——说的自然是崇祯皇帝遇上了“温”相,以至于八年时间里国事日渐糜烂,终于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崇祯十年,张献忠出湖广、皇太极征朝鲜、李自成入四川。气急败坏的崇祯皇帝终于换掉了温体仁。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恰如温体仁虽然离开了内阁,但他在内阁中作出的“示范”,被后人所铭记。阁臣在内阁中互相攻讦,以逢迎上意、把持权势为己任;崇祯皇帝在国事日渐糜烂的情况下,对诸位大臣的猜忌日胜一日,动辄贬斥阁臣,忽而又因为某次大臣入对,马上生出奇妙的希望,将这个大臣提拔入阁——从崇祯十年开始,内阁中的成员真正开始了“走马灯”式的轮替。

对崇祯皇帝来说,他在朝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是煎熬。他有满腔的抱负,手握偌大的帝国,拥有无数的子民,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执行者协助他。最重要的是,崇祯皇帝害怕成为亡国之君。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建国西安,大军奔赴北京。关键时刻,崇祯皇帝想到了调吴三桂入关,而吴三桂入关则意味着放弃关外的土地。崇祯皇帝希望内阁能“主持担任”,让自己不会在后世遭人非议;而内阁则“久议不决”,拖延一月有余,硬生生将崇祯皇帝逼上了绝路。同年三月,李自成大军围京,扬言要分割西北,崇祯皇帝再度与首辅商议,却只换来个“默然不答、鞠躬俯首而已”的结果,愤怒的崇祯皇帝最后推倒龙椅,扬长而去。

崇祯不信任内阁,内阁也同样不信任他。

在北京城被攻破之前,崇祯皇帝曾有“文臣皆可杀”之语,然而他似乎没有想过,这些人的种种奇葩举动,又何尝不是自己种下的果呢?

2023-11-06 20:27:38

  • 上一篇:左思的华丽转身
  • 下一篇:再说曹操
  •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