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客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何以为“老杜”

正文:

现如今人们一说到“老杜”,不会有其他的疑问,必然知道他所指代的是诗人杜甫。“老杜”其实所包含着深刻的意蕴,这个称谓不仅仅是诗人自我人生的写照,也是他诗歌创作中审美观念的体现,更代表了千载以来人们对他的怀念和尊敬。

杜甫是唐朝诗歌“双峰”之一,其作品千百年来备受推崇,其人亦被尊称为“诗圣”。此外,人们对他的称呼颇多,按照取字传统可为“杜子美”,按家族排行可为“杜二”,按官职可为“杜拾遗”“杜工部”,按其作品中的自称可为“少陵野老”,按尊称可为“杜子”“杜公”“杜老”,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称呼则是“老杜”,这个称呼不管在学界还是在民间,都广为流传,而且“老杜”这个称呼在中唐时期就存在了。韩愈在《感春四首(其二)》中云:“近怜老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到了宋朝,“老杜”的称谓就更为普遍了,方回在《再次韵谢吴遁翁》中云,“不争老杜广文饭,且共仰山鹙子茶”;方岳在《除夜(其二)》中云,“莫嫌工部太侵寻,老杜称呼直至今”。有如此的历史渊源,“老杜”称谓的生命力能绵延至今就不足为奇了。

一、人生之“老”

“老”是杜甫一生的写照,这个字甚至早早地就被他扛在了肩上,杜甫不仅早慧,而且早熟。儒将杜预是他的十三世祖,唐初着名诗人杜审言是他的祖父,叔父杜升是个为父报仇的孝子,这样事业、文章、孝道皆有的大家族给杜甫带来了深刻且老道的影响。这样的影响使杜甫与一般辈分相当的同龄人相交,是十分困难的,某种意义上说,此时的他在同龄人面前是一个具有“老资格”的人。从《壮游》中就可以看到:“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杜甫在这篇自传性质的诗篇中,清楚地表现出自己青少年即有的老成、持重和与年龄不相符的社交圈子。杜甫之所以会融入到这样的社交圈里,与杜甫早年受到的典型的儒家文化传统教育是分不开的,而“尚老”就是儒家文化传统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例如,在《论语·公冶长》中有“老者安之”,《礼记·大学》中有“上老老而民兴孝”,《孟子·梁惠王上》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所以自从杜甫进入了这样的社交圈子,心态受到文化的影响,自以为“老”的烙印便越来越深了。在他三十六岁时,这是人生中年轻力壮的时间段,他便开始言“老”了,在《赠比部萧郎中十兄》中说到“宁纡长者辙,归老任乾坤”,三十七岁时在《赠韦左丞丈济》中说到“衰容岂壮夫”“老骥思千里”。自此,“老”就是杜甫生理、心理中的常态了。

在杜甫的一生中,频频言老不仅是受到传统教育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原因是时代的断裂对他的影响。杜甫生于“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忆昔》)的盛世,也曾跟着李白、高适游览名山大川,求仙访道。当然,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老杜必然离不开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命运—科举,这样的使命感使得他在三十五岁时进入长安,然而等待他的却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生活,次年又因为奸相李林甫“野无遗贤”的卑劣说辞而不能及第,杜甫甚至为了生计,不得不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朋”(《进三大礼赋表》)的日子。这对敏感的诗人来说,是对自尊的沉重打击,自此杜甫诗中老态的沉郁便开始慢慢地多了起来。困守长安的生活是落魄的,就在这样的艰辛之中渔阳鼙鼓动地而来,战乱和社会的动荡所带来的是心理的创伤,历经了沧桑却又不得不面对新的苦难,严酷的现实发生在盛世的尾声。这就好比将美好的事物呈现在你的面前让你欣赏,却又猝然之间打碎它,让诗人在惨不忍睹的悲剧中又生出了一种超脱的使命感—忠实地记录它。这样的使命感发生在见证了国家的苦难、人民的苦难、个人的苦难之后,因此才会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兵车行》《北征》《羌村三首》,以及“三吏”“三别”这样伟大的作品,所以他的诗才被称为“诗史”。虽然此时的他只有三四十岁,可他的心态已然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用怜悯的目光看着和他一样遭受苦难的人们,并真诚对他们报以关注和同情。

在老杜的一生中,为生活而奔波一直没有间断,哪怕是在较为安逸的成都草堂时期,也是靠着朋友的接济,贫困和疾病一直缠绕着他,这是他越来越变得苍老的催化剂,所以出蜀后,在夔州羁留和荆湘流浪的时期,他已经完完全全成为了一个衰老翁。此时的衰老,不仅是身体和年龄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在悠然自怡的草堂中,老杜也不能够变得如陶、谢一般忘情山水,在舒适的生活之中,还穿插着“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野望》)的感慨,那种如慈祥老翁一般的悲天悯人的胸怀也未曾消逝。虽然,“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但最后仍然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老绝非是“苍老”,而是一种对生命执着的韧性,它所带有的人文关怀,是一种年轻的力量。然而,正如之前所讲,在老杜的生命中,流离于乱世才是生命的常态,兵祸之乱使得他不得不再次离开草堂,在川蜀大地上颠沛,在这个过程中,他写出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旅夜书怀》)。老杜此时的诗歌所体现的悲壮与雄浑不再局限于个人、社会,它已经上升到时间、空间的角度,也就是拥有了宇宙观的哲学思考。这时老杜之“老”充满了哲思的智慧,而这也为老杜人生最艰难却也是最辉煌的阶段—流落夔州和荆楚大地奠定了基础。当他来到夔州时,社会依旧动荡不安,而他的那些老朋友们,诸如李白、高适、严武、房琯都已经相继离开了人世,他也因长期的贫病折磨而衰老,此时此刻“致君尧舜上”已经对他没有吸引力了,黎民、人生、自然、宇宙才是他的关怀所在,正因为摆脱了外界的束缚,所以这个时期才是他诗歌创作的顶峰。“其感情内涵亦更趋凝重、深沉而又莫可名状,对于这种变化可用老、大、神三字加以概括”,正是老而劲、大且雄、神且通,其名作《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阁夜》皆是作于此时此地。之后老杜至荆湘地区,这也是他一生光辉苦难的结束地,他此时的心灵状态已经不再是世俗所能约束的了。“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他又在岳阳楼上发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登岳阳楼》)的慨叹,人世之黯然和宇宙之宏伟,在鲜明的对比中却好像合为了一体。超凡入圣的老杜尽管在形体上是老衰病残的,但他的灵魂在生命的尽头于天地合为一体,在一种愉悦的审美状态里生生不息。

二、审美之“老”

首先,从杜甫诗歌的创作理想和审美观念来看,“老”也是十分契合的。庾信是老杜所崇拜的诗人,自然在诗歌创作风格上有向他学习的地方,在其《戏为六绝句》中说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另又在《咏怀古迹》中说道:“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老杜在评价诗人时,“老”字象征着技巧的纯熟、学力的博厚,于是他自己也就不自觉地追求着“老”的标准,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在其他的艺术上,杜甫也是将“老”作为最高的评价标准之一。例如,在绘画方面,就有“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据统计,杜诗中言“老”者达340余处,与“老”相关的意象概念亦是不少,如“瘦”有20余处,“病”有120余处,“枯”有90余处,“衰”有160余处,可见老杜将他对文学追求的理想真正地用在了诗歌创作的实践中,在这样的意象群中,自然会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这一点他自己也是清楚地认识到了。他在《进雕赋表》中自评道:“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诸子,至沉郁顿挫,时敏捷,扬雄、枚皋不可企及也。”历来的杜诗研究学者都对这一风格特点是一致赞同的,沉郁顿挫的关键就是思想深沉,意蕴浓郁,辅之以技巧的老练,却又看不出斧凿的痕迹,这是老杜在人生中历经苦难和磨炼而达到的境界,所以说读老杜诗要是看不出个“老”字便不透彻。

其次,需要说到的是杜甫独特的审美风格,在安史之乱还没有爆发的时候,经济、文化、军事都是一片繁荣的状态,这样的社会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盛唐时期人们的审美变得以“丰腴”为主,无论是书法、绘画、雕塑皆是如此,在人们印象中最为深刻的盛唐绘画恐怕就是那些圆润丰满的仕女图了。而在这样的社会审美氛围里,杜甫以“瘦硬”“骨削”为审美要求,进行着自己的创作,与时代格格不入,这样就能够表明在那个年代老杜为何显得落寞,也没有像他的那些好友一样那么有名。正因为杜甫独特的审美,使其诗歌很容易走向“老”这一路途,“瘦”“病”“老”的概念总是会联系在一起,他越到晚年这种审美观越发坚固。老杜的这种审美风格在他的诗歌中就有明显的提出,例如,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提出对书法艺术的要求是“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不仅在书法艺术上,他在绘画上也提出自己独特的审美见解,如《房兵曹胡马》中写道:“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他理想中的骏马应该是劲健有力,体骨轮廓分明,他是反对当时那种将马画成丰满形象的,在《丹青引赠曹霸将军》中说道“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就是批评韩干画马过于丰腴,体现不出骏马神气清爽的特点。葛晓音先生认为这与杜甫“偏爱气骨峥嵘、瘦硬通神的艺术趣味有关”,这样的艺术趣味,与当时人的审美氛围是不大符合的。但是在步入中晚唐之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杜甫诗歌越来越契合,这样的审美风格自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韩愈的“奇崛”,孟郊的“苦寒”,贾岛的“瘦削”,乃至李贺的“悲冷凄苦”,无不是受到老杜这种审美风格的影响。时间来到宋朝,老杜在文坛上的地位越来越高,正因为他的诗歌创作和审美风格符合宋人“追求理趣与老境美”的要求,善于炼字,长于语句的倒装,在兼济天下的状态里还能够在草堂中享受生活的乐趣,这一切对于想要求新求变、追求生活责任和个性自由不冲突的宋人都有莫大吸引力的。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江西诗派,老杜正是这群诗人所要效仿和追求的极致,黄庭坚不仅在诗歌上学习老杜重视文字推敲,其集杜诗也是十分出名的,而且在书法艺术上和老杜所提倡的“生硬瘦削”一脉相承,正如苏轼评价黄庭坚的书法作品为“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这样的影响也在其他的成员身上体现,钱钟书先生认为:“陈师道之细筋健骨,瘦硬通神,自为源于老杜无论矣。”老杜的创作理想和独特的审美风格,能在后世开辟出新的诗歌沃土,想必他也是十分欣慰的。

三、寄托思念

老杜之“老”,更是千百年间人们对他的尊敬和怀念,他以他伟大且高尚的人格影响着我们。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给文人姓之前冠以“老”字前缀是很不多见的,比较知名的有“老苏”苏洵,然而这个“老”字并不像老杜的“老”一样反映了其人生历程和创作风格,它仅仅只是人们为了区别“大苏”苏轼、“小苏”苏辙的辈分关系。此外,白居易在《编辑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中有“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一句,但对元稹称呼“老元”只这一次,并没有让这个称呼流传下来。还有人认为“老杜”是为了区别晚唐之杜牧而兴起的称谓,这也是不合适的观点,一则前面已经说过“老杜”之名在中唐韩愈时期已有,二则我们区别杜甫、杜牧,李白、李商隐较为常用的说法是“大李杜、小李杜”,而且在后世的词典中,“老杜”是一个专有的词条,它会在解释中清晰地表明这就是诗人杜甫。同样是大诗人,我们没有见过称李白为“老李”,这是因为李白实在是太仙了,杜甫骨格之老和太白文才之奇确实是两种迥异的风格,“老”字冠以杜甫是很贴切的,称呼“老李”则万万不妥。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老杜”是杜甫一生的缩影和创作风格的精简概括,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接地气的称谓是人们对他的怀念和尊敬。现如今我们对关系亲密的朋友,在称呼上也会冠一个“老”字,老杜也是这样,他从来没有离开过百姓,他漂泊的人生是和万千黎民在一起的,他的悲苦是和广大百姓一起体验的,他的创作是为底层人们发声的,他是如此的接近人们,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对他的怀念也从未断绝。老杜的一生是为了他者着想的一生,尽管这样会大大增加其心理负担,他对家人是“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月夜》);对百姓是“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岁晏行》);对朋友是“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李白二首》);对国家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操心着一切所能够操心的事和人,这大大地加剧了他生理和心理的过早衰老。所以袁枚评价道:“人必先有芬芳悱恻之怀,而后有沉郁顿挫之作。人但知杜少陵每饭不忘君,而不知其于友朋、弟妹、夫妻、儿女间,何在不一往情深耶?观其冒不韪以救房公,感一宿而颂孙宰,要郑虔于泉路,招李白于匡山,此种风义,可以兴,可以观矣。”这种伟大的奉献型人格充满着感人的力量,以文化人的身份创作出大量的诗歌,这就是老杜一生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所以不管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乃至不可知的未来,能够断定的是人们会一直尊敬和怀念他,老杜就会像是一位慈祥的老者永远存在于中华文化的血脉中。

至此,我们就能够回答“何以为‘老杜’”这个问题了—苦、病、痛、离别、岁月消逝,还有那让人感动的胸襟,家国天下和离恨别愁,都装进那个老瘦残弱的身躯里,迫使着他老去。但他在多灾多难的人生中没有被击倒,命运对其磨炼使得他越来越老成,反而创作出了辉煌的诗篇。他的诗歌就像他的审美观一样,清癯瘦硬,充满了坚韧的力量。他的诗篇也和他的人格一般,风雨声入耳,家国事关心,受人尊敬,使人怀念,这就是“老杜”。

2023-11-06 20:28:34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