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喻皓,中国古代建筑家。生于五代末、北宋初。又称预浩、预皓、喻浩。浙东人,曾任杭州都料匠。擅长营造,尤善建塔。在建造开封开宝寺塔时先做模型,然后施工,历时8年建成(宋太宗端拱二年,也即公元989年竣工)。在杭州建梵天寺塔时,他科学地解释了木塔的稳定问题。所着《木经》3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建筑专着,已佚。
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东京(即开封)建成了一座13层的塔。这塔呈八角形,塔上安放菩萨,塔下作为“天宫”——人们朝拜菩萨的地方。这塔名叫“灵感塔”。
负责设计、施工的,是特地从杭州调来的名匠喻皓,人称“活鲁班”。
灵感塔建成之后,人们觉得这一次“活鲁班”似乎太粗心了,那塔身明显地朝西北方向倾斜!
听到别人的议论,喻皓笑了,说道:“这是我特地设计的。这里土质比较松,加上常年吹西北风,这塔建成之后,过了几十年、上百年,塔身会向下陷落一些,经西北风不断地吹,正好会慢慢矫正过来。”
人们听了非常佩服,夸他到底是“活鲁班”!
又有一次,人们在杭州建造一座木塔。造到第三层,觉得塔摇摇晃晃的,不敢再造第四层。
人们赶紧把“活鲁班”请来。
喻皓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看了一番,说道:“只消在每一层上都铺上木板,把木板钉在木梁上。这样,增加了横向的拉力,塔就不会摇晃了。”
人们根据喻皓的意见做后,果真,塔变得非常稳定,一点也不摇晃了。
人们佩服喻皓,把他称为“活鲁班”,说他的本事是神仙赐的。喻皓笑笑,不以为然。他的本事是从哪里来的呢?你只消知道下面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在开封城里,有一座唐朝时建造的相国寺。它具有10种各具一格的建筑结构,号称“十绝”。
喻皓一到开封,就跑到相国寺去,细细查看。慢慢地,他看懂了十绝中的九绝,还有一绝看不懂。
哪一绝呢?就是屋檐四角的向上卷的“卷檐”结构。
喻皓先是站在那里,仰着头看。站累了,坐下来看。坐累了,干脆躺在地上,认认真真地看。
他经过反复分析,终于弄懂了卷檐的结构,知道用什么办法建造这种卷檐。
喻皓那料事如神的本领就来自他刻苦学习,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
喻皓曾写过一本书,叫作《木经》,可惜没有流传下来。他做过多年的木工,后来学会了设计。他是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增长知识、提高本领的。
2023-11-06 20: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