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客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

刺杀韩熙载

正文:

秘密任务

清晨,韩熙载因前夜通宵欢宴,又一次缺席了朝会。

这是他一贯的做派。当年李煜的父亲李璟在位时,受到擢升刚有机会议政的韩熙载就多次缺勤,被冯延巳弹劾丢了官。不过当时的他虽然“性懒”,但还不至于荒废政事,屡屡犯上直谏,力陈时弊。现在他身居高位,反倒愈加放浪,养了40多名美貌的歌姬,夜夜笙歌。

李煜并没有打算放弃韩熙载,他对这个才华横溢的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印象深刻。

十多年前,李煜还没当上太子,契丹人攻入开封,中原大乱,韩熙载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北伐良机,可惜李璟未能听从;后来周太祖初定中原,满朝文武怂恿李璟挥军北上,只有韩熙载坚决反对。他将郭威比作曹操、司马懿那样的奸雄——“虽有国日浅,守境已固”,不可妄动。后事的发展果然如韩熙载预料的那样,南唐战败、割地、称臣、入贡。当北面的强邻从后周变成更加强大的北宋,南唐则在繁重的岁贡中日益凋敝。

即位后的李煜需要一位贤能的宰相整顿国事,韩熙载是朝野清望领袖,亦是他的首选。世人对韩熙载放诞的描述李煜并不全信,他想亲眼见到后再做决定。

碍于君王的身份,李煜不方便亲自前往一探。朝会散去后,他传来画院待诏顾闳中、周文矩,交给他们一项秘密任务。

江南名流

当晚,韩府内外宾客云集,夜宴照常举行。

躲在隐秘角落里的顾闳中和周文矩屏气凝神,四只眼睛应接不暇,努力在心中记下见到的一切。

前来赴宴的都是他们熟识的江南文化圈的名流,比如最先到达的两位新老状元郎——韩熙载的门生郎粲和舒雅。

郎粲是当红小生,为了赴宴,下了班还没来得及换掉官服就马不停蹄地赶来。舒雅是韩熙载为南唐选中的第一位状元,辈分上是一名后进,私下与韩熙载却是忘年交,连衣服都经常换着穿,即使站在美女丛中,目光仍不离开韩熙载。

宴会开始,厅堂内摆满了珍馐美馔。山水屏风前一位美女怀抱琵琶,她是着名音乐人李家明的妹妹。

此刻她正轻拢慢捻地演奏着大周后改编的《霓裳羽衣》,引得众人纷纷注目。

紫微郎朱铣写得一手端庄的汉隶,都说字如其人,他性情内敛,颇有点儿放不开,完全没有对面的太常博士陈致雍从容自在。

陈致雍惯于风月,家里的妾妓是韩熙载的两倍多。他见惯了这样的场面,加上常年掌礼,虽有美色在前,神态和坐姿却比血气方刚的郎粲更加镇定且符合礼数。

一曲终了,场子已暖,众人移步内室舞池。

声色游戏

顾闳中和周文矩或许混进了人群,或许轻轻一跃上了房顶,揭开瓦片向下俯视。

舞蹈明星王屋山舒展纤柔的身体,只待主人落下鼓槌,就要起舞。舒雅则在一旁手持拍板准备伴奏。

中途到场的德明和尚撞见此景,连忙回过头避开视线。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轻的郎粲,他斜靠在椅子上,目不转睛、脚不着地,完全放飞了自我。

舞罢,韩熙载坐在床榻之上,在众侍女的侍奉下清洗握过鼓槌的双手。

他出了一身汗,干脆解开外衣,袒胸露乳,脱鞋盘腿坐在木椅上,轻摇纱扇。

衣着绮丽的歌姬连坐成排,表演笛箫合奏。笛声悠远,箫声清泠,是降火静心的良药,让人浑然忘我,神游天外。

不知不觉间,子时已过,夜宴也到了尾声,宾客们陆续摇晃着离开。韩熙载起身送客,挥手示意宾客明日再来。有的宾客还恋恋不舍,与歌姬肌肤相亲,说着私密的情话。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看到顾、周二人凭各自记忆绘制的夜宴图,李煜终于断绝了拜韩熙载为相的念头。

没过几年,69岁的韩熙载去世。5年后,李煜做了亡国之君,以宴乐自损的韩熙载却免于成为亡国宰相。

冒牌使臣

在大部分的叙述里,故事到此就结束了。但如果韩熙载本人看完下面这条暗线,他一定会后背发凉:他的夜宴很可能在无意中救了自己一命,他也不止被一个皇帝派人偷窥过。

李煜登基前一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受禅称帝,代周为宋。他派出数个使团晓谕各国,而在那支派往南唐的使团中,赵匡胤安插了一名叫王霭的心腹画师。

王霭的任务,是暗中画下宋齐丘、韩熙载、林仁肇3位南唐大臣的画像并带回国。赵匡胤自己的画像就是王霭所画,足见他对后者的信任,以及对这次任务的重视。王霭也不负使命,回国后便因此从画院祗候被升为翰林待诏。

派出画师画下其他国家的朝臣相貌并非什么稀罕事。李煜也曾派画师混进前往北宋的使团,带回一张赵匡胤的画像。相传,当李煜看到画像里虎背熊腰、目光如炬的赵匡胤后,“忧惧不知所为”。这或许是后人为胜利者添加的“事后预言”,但古人没有相机,又讲究相术,确实常常依靠相貌来分析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

赵匡胤很可能是没有见过宋齐丘和林仁肇的,想看看他们的模样也可以理解。但韩熙载,他之前就已见过了。

那一年,赵匡胤还是掌管禁军的殿前都点检。韩熙载出使完后周回国,李璟问他,哪位后周的大臣让他印象深刻?韩熙载答:“赵点检顾视非常,殆难测也。”

既然已经见过,赵匡胤为何还安排心腹画下韩熙载的画像?

刺杀计划

要了解赵匡胤的用意,不妨先来看看被他列入名单的3个人都是谁。

宋齐丘,当时的南唐宰相,权倾朝野的太师;韩熙载,宰相候选人,宋齐丘的政敌;林仁肇,人称林虎子,南唐最杰出的将领。简单来说,宋齐丘和韩熙载日后必有一人执掌朝政,而林仁肇则会是赵匡胤南下道路上最难啃的那块骨头。

972年,距北宋灭南唐还有3年,赵匡胤以反间计除掉了林仁肇,那把杀人于千里之外的匕首,正是王霭带回的林仁肇的画像。

接待南唐使臣的宋朝官员,让他们“无意间”于禁中看到了一座声称是为林仁肇准备的豪宅,以及宅内栩栩如生的林仁肇的画像。回到江宁(今南京)后,使臣将这件事告知了李煜。

林仁肇曾主动向李煜提过一个“举兵外叛以攻宋”的计谋:他先假意叛变南唐,然后以本部兵马北上攻宋。这个计谋的好处在于,若是林仁肇得胜,国家享其利;即使兵败,皇帝亦可通过夷其九族将责任推卸干净。唯一的风险在于毕竟手下大将先要举兵外叛,虽然林仁肇忠心可鉴,做皇帝的也不能不思虑再三。此时听到使臣的汇报,加上另外几员嫉恨林仁肇的将领向他进谗,被气昏头的李煜命人毒死了这位甘愿为国捐躯的世之虎将。

从林仁肇的遭遇,不难看出赵匡胤当初派王霭随使团南下的用意。

宋齐丘死得早,王霭画完画像的那一年,他就被李璟以意图谋反的罪名放归九华山,最后活活饿死。对赵匡胤来说,自然再无设计除掉他的必要。

而韩熙载自从李煜即位以后,对南唐的前途心灰意冷,终日纵情声色。他曾对身边的人说:“吾为此以自污,避入相尔。老矣,不能为千古笑端。”本来最有可能接替宋齐丘成为南唐宰相的他自断前程,却也因此消弭了赵匡胤的杀机,得以安度晚年。

千载风流

没能启用韩熙载为相,是李煜一生的遗憾。韩熙载去世后,他废朝三日,以宰相之礼将其厚葬于东晋着名风流宰相谢安墓侧。韩熙载潇洒一生,若说真有什么对不住的人,或许就是李煜了吧。同是侍奉后主,相比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韩熙载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只是他又何尝甘心如此呢?投奔江南之前,韩熙载和好友李谷在正阳诀别,浑身上下散发着不可一世的英雄豪气。

欧阳修所撰的《新五代史·南唐世家》载:“韩熙载,北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至正阳,酒酣临诀,熙载谓谷曰:‘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谷曰:‘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多年后,李谷果然代周世宗南下出征,彼时的韩熙载落魄不得重用。真的是李谷的才能胜过韩熙载吗?恐怕未必。那次南征,李谷屡屡受挫,直到周世宗走马换将,才扭转战局。我们迷恋“得一人可安天下”的传说,把个人的作用放大到了极点。但事实是,在时代的洪流面前,一个人所能做的,何其有限。连卧龙、凤雏都未曾真正做到的事,我们又怎么忍心苛责他人?

除了世人熟知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韩熙载夜宴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卷残本,只保留了最后一段送客的内容。从仕女多鬟的发型、低胸高腰的服饰、丰腴的体态,以及朴素的屏风家具来看,“虽然它很可能也是一件摹本,但所依据的祖本的作成时间应该早于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

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残本中的韩熙载须发皆白,远不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里那样年轻。夜宴里的人都醉了,好像只有他还保持清醒,仪态端庄地跟众人挥手道别。

或许他也醉了,即使那样,也是他清醒时做出的选择。如果人生注定有一个悲剧的结尾,早早看透的人是最为痛苦的。

一幅看似放纵的夜宴图背后,潜藏着数不清的尔虞我诈、恩怨情仇。当机关算尽,被敌我双方接连偷偷描绘而不自知的韩熙载意外成为最大赢家,独享千古风流。

2023-11-06 20:27:59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