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公元前206年,咸阳。秦王子婴穿素服,乘白色马车出城,亲手把皇帝玉玺交给刘邦,大秦帝国宣告灭亡。
秦人都成了亡国奴,但大家很高兴,因为刘邦刚入城就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除此以外的秦法全部废除……你们支持不支持啊?”
生活能够便利,当然支持啊。于是秦人纷纷带着家中的牛羊、酒肉去军队慰劳战士。看着他们饱经风霜的脸庞,秦人都露出了老父亲般的微笑。
本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却马上被刘邦叫停。“我们的粮食多着呢,不用麻烦父老乡亲,这些慰问品你们都拿回去吧,给老婆孩子解解馋。”
刚入咸阳一个月,刘邦就深得民心,秦人生怕他不能做秦王。成绩归成绩,态度是态度。虽然秦人都很支持刘邦,但他还是压住了心中欲望的小火苗,远离咸阳,驻军霸上,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12月中旬,项羽来了。他带着整整40万大军,攻破函谷关,一口气来到戏西,听闻刘邦的所作所为后,他很生气:“我们在巨鹿大战秦军,这个家伙倒是捡了便宜。”
对于让刘邦抄近道的楚怀王,项羽也怀恨在心。“这么好的事,也不先想想我,你不过就是个放羊娃,没有项家,你能当楚王吗?”项羽写了一封请柬,派人送给刘邦:“咱们哥俩儿好久不见,我的心里藏了好多知心话,想在酒宴上说给你听。”
地点:鸿门。
2、
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说法:范增希望项羽把刘邦当场斩杀,但项羽的心太大,一不小心就让刘邦给溜了,最终丢掉江山。妇人之仁,竖子不足与谋啊。字里行间都能看出,太史公对项羽的失败有多么痛心疾首。可项羽真的能杀刘邦吗?我们不妨看看项羽真正的实力。
起兵之初,项梁和项羽杀了会稽郡守,并召集郡里的人宣布起义,然后派人到各县招兵,共得8000人,因此江东8000子弟兵就是项家的基本盘。渡过淮河后又收了英布、蒲将军等人,兵力达到六七万。值得注意的是:英布、蒲将军等人并不是项家的嫡系,而是原本就有独立的军队,他们只是看重项家的名声和地位才带兵投靠的,属于合伙人。巨鹿之战结束后,项羽成为诸侯上将军。在聚集了其他诸侯的军队后,他才有了40万大军。这种关系更远了,连合伙人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能算盟友。
对项羽来说,刘邦和英布原本是一样的角色,可在楚怀王的挑拨下,他却逐渐成长为可以封王的诸侯。所以在鸿门宴上,项羽的底牌只有六七万人,其他诸侯都是利益结合体,和刘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刘邦有10万军队。和项羽不同,刘邦的将军基本都是丰、沛老乡,士兵也是一路上招来的,没有一支军队具有独立性。刘邦小而美,项羽大而散。
如此一来,事情就明白了:在鸿门宴,项羽根本不能杀刘邦,杀刘邦只需片刻,可他那10万军队该如何善后呢?
杀人容易善后难。胜利从来不是靠杀人得来,只有恰当地分配利益,让大家各取所需,才能取胜。范增就是没想明白这一点。
3、
当然,项羽可以横下一条心,在鸿门宴之前号召大家打败刘邦,然后瓜分关中地盘。
这也没什么,大家出来混,无非就是想出头。可后果会很严重。
3年前,大家都是大秦帝国的百姓,陈胜起义释放了大量“创业”机会,让普通人也能登台表演。但是慢慢地,形势变了。陈胜、吴广被拍到了沙滩上,取而代之的是六国王室的后代,他们纷纷复辟旧国。此时已和战国时代不同,战国时代的六国是几百年贵族掌握优势社会资源,其他人只能仰人鼻息。
可如今呢,大家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前线冲锋陷阵的是军人,在后方浑水摸鱼的依然是老爷们儿。陈胜都说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恰好,随项羽入关的诸侯都是六国大将,他们也想得到封赏,比如封地、封爵等等,这也不枉大家出来干一场。
而这些人中,功劳最大的就是刘邦。楚怀王封他为武安侯,并且获得灭秦的大功,麾下又有10万大军,论地位、论功劳、论声望,除了项羽,没有人能超过刘邦。
项羽虽然出身旧贵族,可在六国王室面前依然是小字辈。在巨鹿大战后,项羽只得到上将军的名号,却没有任何实惠,他迫切需要巩固自己的胜利果实。六国已经全部复国了,哪还有多余的地盘呢?好办,重新划分一下呗。而他需要拉拢的支持者就是诸侯大将。
项羽、刘邦、入关诸侯其实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们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诉求、共同的地位。项羽怎么对待刘邦,可被很多人盯着的。大家都是一个战壕的兄弟,立了功,你就把人家杀掉,那以后谁敢跟你混?
只有刘邦安好,诸侯才有晴天。项羽一旦发兵攻打刘邦,就等于彻底清空了自己的信誉度。出来混,一旦失去了信誉,就是砸了自己的招牌。
想打仗,也得在确立自己的最高地位之后。除了项庄舞剑,刘邦从来没有性命之忧。
4、
鸿门宴其实是和平谈判,项羽不想也不能要刘邦的命,他要的只是江湖地位,只要刘邦低头,依然认他做大哥,其他都好说。
刘邦也很聪明。“我来咸阳只是替你打前站,安排好住宿、伙食,一心在霸上等待大哥到来。至于封闭函谷关,也是为防备其他盗贼而已。”一句话:“项大哥,风里来雨里去,我跟定你了。”
刘邦一旦表态,其他诸侯也纷纷跟进,项羽终于结成了统一战线,成为军队的唯一代言人。下面就是和六国旧贵族掰腕子了。
当然,项羽还是很讲礼节的,他先请示楚怀王:“秦国亡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楚怀王写信来:“如约。”意思是按照之前的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都低头了,楚怀王还想着用刘邦来制衡项羽呢。于是,楚怀王被尊为义帝。
项羽可能会想:“你屡次为难我,现在就到湖南去摸鱼吧,再也别回来。”心机、权术只是手段,实力才是根本。然后项羽对诸侯说:“开始创业时,立六国只是手段,不过是权宜之计,真正立功的是我们。”
所谓“十八路诸侯”,其中有14个是追随项羽入关的六国将军,至于赵、韩、燕王等人,都被缩小地盘,实力大不如前。最大的胜利者恰恰是项羽,他从一个没有地盘的将军,通过分封,把名气和威望转化为实力,占据梁、楚九郡,号称“西楚霸王”。地盘最大、名分最高,依然是大哥。此时的项羽到达了人生巅峰,然而,巅峰过后便是万丈深渊。
5、
其实项羽并没有满足所有人的欲望,这就导致分封体系存在潜在威胁,时刻会有人冒出来掀桌子。比如陈余,他是有实力的,但项羽说他没有入关,所以就不给王位,只给了3个县。结果陈余出兵打败张耳,被赵歇封为代王。比如田荣,他是资格最老的起义者。因为没有帮项梁,又不追随项羽攻打秦国,所以也没有得到封赏,结果呢,田荣赶走齐王田都,杀死胶东王,自立为齐王。
作为首领,项羽太感情用事了。其实在那个年代,只要立功就有封地才是主流,大家出来混就是希望有封地,要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才安心。而项羽有点任人唯亲,只有和他亲近的人才有好处,和他关系疏远的人连汤都喝不上。这样一来,关系疏远的人只能自力更生。于是韩信、陈平都走了,田荣、陈余也反了,一手好牌被他打得稀巴烂。
看看刘邦是怎么做的吧。韩信灭齐国后,想做齐王,于是他请求刘邦正式任命。刘邦很生气:“我可以封,但你不能来要。”但张良踩了一下他的脚,他马上就明白过来了。人家手上有几十万大军呢,可不能得罪,于是他马上派人去正式册封。垓下之战时,韩信按兵不动,刘邦又给他加封了土地。
彭越、英布也是一样,只要能给的都给。这才是将领作风,不以个人的感情为判断依据,而是冷静分析现实,然后做出最准确的决定。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定陶称帝。项羽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被刘邦顺利收尾,他满足了大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几百年的乱世也就此终结。
6、
想了解楚汉战争,不可不知鸿门宴。这是一次成功的统一战线“教程”,也是一次不成功的利益分配案例,它总结了反秦战争的成果,也开启了江山争霸的序幕。
饭局开始前,项羽和刘邦是战友;饭局结束后,项羽和刘邦是敌人。归根结底,成功者都有相似之处,有多少人,就有多大的平台。
胜利者不仅要能力超群,更要有大平台赋予的光环和助力。只有当能力和平台相结合,才能爆发出超强的战斗力。但是话又说回来,胜利者也不能把平台的光环当作自己的能力,将二者分开看更好。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人走茶凉”,这句话有一定道理。因为一旦没有了支持者和平台,也就相当于被请下了桌子,何止茶凉,连茶杯都摸不到。
公元前206年,项羽手中的茶杯冒着热气,茶水溢出,竟有些烫手,但5年后就彻底凉透。那年,刘邦的茶杯尚温。
(摘自台海出版社《一读就上瘾的中国史2》一书)
2023-11-06 20: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