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工妹想当翻译 王旭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因家景贫寒,初中毕业后,王旭辍学到一个修建工地当了一名给师傅拎沙浆递砖头的小工。 一天,王旭所在的修建工地来了一群老外。随行的一位女翻译用流利的俄语向老外们介绍着什么,她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的精明干练、温柔文雅的风姿,让王旭看呆了。 从此以后,王旭难以把那个女翻译的身影从脑海中抹去。她想,俄语不就是一门语言吗?既然别人能学会,自己怎么会学不会呢?于是,她静静托人从省城捎来俄语课本、词典和磁带,开始自学俄语。白天,她在工地上干活儿;晚上,她用冷水洗把脸,泡一壶浓茶,每日晚上都要学习到夜间3点左右。 对于像王旭这样没有外语底子的人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记单词和发音,而俄语中的弹舌元音又非常难练。为了增强影象,王旭在家里到处贴满了单词,吃饭、洗脸的时候都要念上几遍;在工地上,她一边送沙泥浆递砖头,一边不停地练弹舌元音。工友们看她嘴里收回古怪的声音,便议论纷纷:“这丫头是不是着魔啦?” 终于有一日,王旭随身携带的《标准俄语900句》被一个工友发现了。有人调侃她:“丫头,把老毛子的话说两句我们听听!”有个工友耻笑她说:“你要是能当翻译,我就能当大学教授!”而她的朋友则劝她:“听人家说招翻译都要大学毕业,你就算学成为,没单位肯要你,不也白学了?”这些议论,让王旭不知哭了多少回,她不禁问自己:一个打工妹想改变命运,真的这么难吗? 从小工到“野翻译” 保持自学一年后,王旭终于背下了不少俄语单词。虽然词汇量够大,但她无法将它们连缀成句。俄语的语法十分复杂,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她根本无法自己去理解掌握。于是,她决定去参加正规的培训班。 王旭一打听,参加牡丹江市的俄语培训班要交2000多元学费。她咬咬牙,拿出自己十分困难攒下的1600元钱,又找工友借了500元,凑齐了学费。她辞去工作,来到了牡丹江市。 王旭是培训班里最用功的学生。看到她学习如此用功,有位老师通知她:“其实在培训班只能掌握需要的语法底子,要达到汉俄互译,还得跟俄罗斯人多交流。”王旭把这句话记在心上。从那以后,她每日都去大街小巷转悠,看到俄罗斯商人就上前搭讪,帮买卖双方谈价。开始,她的行为总是把人家吓一跳,当弄清楚她这样做是为了学好外语后,别人也很乐意接受她这个“免费翻译”的帮助。 有一次,王旭在一家商场看到十几个俄罗斯人在购买商品,随团翻译被一个词给难住了,憋得脸通红。王旭刚好知道那个词,几句话就帮双方解了围。没想到货摊儿老板一把拽住她,请她接着翻译。那天,通过她的翻译,俄罗斯客人一下买走了上千元的货,货摊儿老板很高兴,当场抽出50元钱就往她手里塞。拿着这50元钱,王旭兴奋极了。当她转身离开时,一些摊贩还在前面喊她:“翻译小姐,以后也来我的摊儿上帮忙啊!”王旭一听受宠若惊:这是真的吗?自己在别人眼里难道已经是一名翻译了吗? 从这以后,王旭常常到这些摊点帮忙。因为她口语越来越谙练,那些俄罗斯商人往往怕她走开,拉着她一个劲地聊天,这让王旭学到了许多俄罗斯俗语、俚语和地方口音,她的俄语听说水平突飞猛进。 虽然靠给商人们做口语翻译,王旭每个月平均能挣到4000元左右,但她不想当一辈子“野翻译”,于是她到好几家外贸公司毛遂自荐。可当这些单位听说她一没大学文凭二没留学经历后,一切拒绝了。两年已往了,王旭依然四处“打游击”。 一天,王旭偶然听别人说东宁边境贸易总公司正在招聘俄语翻译,于是,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这家公司应聘。和已往一样,公司负责人见她没有大学文凭,不打算录取她。王旭赶紧拿出自己的简历,恳求对方给她一次试用的机会,并表明试用期内不要工资。大概是她零工资的承诺和她的真诚打动了公司负责人,她被留下试用一个月。 终于当上“金牌翻译” 转眼间,王旭进东宁边贸总公司一年多了,可依然个一时翻译。虽然她顺利通过了试用期,但因为老客户一般都会点名请经验丰厚、熟悉的老翻译,没人肯冒险把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的业务交给她这样的新翻译,因此,她的业务量一向上不去。 有一日,总公司的相助同伴——俄罗斯哈巴渔业消费相助社来东宁洽谈一笔业务。事先总公司的老翻译都被派出去了,王旭意识到这是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于是她强烈要求领导把这个主要的翻译义务交给自己。因为实在没人,领导只好勉强答应了。 俄方首席代表发现谈判对手的翻译竟是一位陌生的年轻姑娘后,大失所望,马上打电话要求换人。总公司复兴说实在没人,请俄方代表原谅。王旭一言不发地坐上了谈判桌,俄方首席代表不满地请她赶紧去取词典,因为许多老牌翻译都需要边谈边查词典。哪知王旭自信地说:“不必了!”她翻译的第一段话,就特意用了两句俚语,看到俄方人员都愣了一下,她心里晓畅,他们被镇住了。 双方从下午1点开始谈判,王旭反应迅速,翻译精准,不到下午4点双方就谈完了所有项目。谈判结束时,俄方代表不禁对王旭的出色显示报以热烈的掌声,作为中介方的东宁边贸总公司也挣足了面子。当她第二天去上班时,发现总公司已经将一份正式聘用条约放在了她的桌子上。 伴伴随着业绩逐步攀升,王旭从一个“一时翻译”变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牌翻译”。大型商务谈判的翻译酬劳为每日3000元,王旭常常被客户点名邀请,她的薪酬一天至少也有5000元。最高的一次,她收到了2万元的酬劳。这样,不到两年,王旭就成为百万富姐。 2005年,王旭为俄罗斯驻华公使冈察洛夫当了一次翻译后,冈察洛夫当着东宁市领导的面对王旭的翻译水平大加赞赏:“我见过许多翻译,但没见过这么出色的!” 王旭还以通关助理身份,先后随同时任我外洋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中国常驻联合国大使秦华荪、商务部副部长廖晓淇等高层领导出访俄罗斯。她干练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翻译能力,得到了领导们的赞许。龙永图副部长此后不但常常点名要她做陪同翻译,还勉励她不仅要学好外语,还要把眼光放宽,胸怀天下。 龙副部长的话在王旭心中激起了涟漪,她开始注重拓宽自己的工作范围。有一次,她随公司主管贸易的副总经理赴俄罗斯洽谈一笔生意。事先,整个东北亚地区对俄都是易货贸易,但这一次,俄方货品支付出现了困难,只能用现汇支付。可是,从没有人见过现汇交易的条约文本。怎么办?王旭大胆揽下了这个活儿。她在查阅了许多中文和俄文条约文本后,终于拟出了中、俄两个版本的现汇贸易条约。因为这份条约文本将会被翻译成英文和日文,发往美、日两国,一旦用词错误就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王旭凭着深厚的俄语功底,拟好啦条约,最终成功地将俄方货款经由美国、日本转至哈尔滨工商银行。这个新闻传遍了整个黑龙江省外贸界,王旭为对俄贸易开辟了“现汇贸易”的先河!从那以后,全省乃至全国的现汇贸易沿用的都是王旭拟订的条约模式。 现在从王旭身上,再也难以找到当年那个修建小工的影子,她已经成立了自己的佳瑞国际物流公司,跻身千万富姐的行列。 廖代坤/荐2023-11-04 0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