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客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情感

找感觉

正文:

腊月十五那一天,气温达到了零下三十多度,漫山遍野白茫茫的。前些年,一进腊月门,道上都是去赶集办年货的人们,现在却不同了。

这时,一辆轿车驶进了秧歌屯,在寂静无人的村道上缓缓驶了一个来回。司机隔着低矮的墙头见村头一户人家有一个老人在院子里打水,忙下车,敲响了院门。老人名叫刘发,他打量了一下门外的人,疑惑地问:“你找谁?”

司机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满脸堆着笑说:“大叔您好。我早就听说咱这儿有一个秧歌屯,从前一进腊月门,就组织秧歌队扭拜年大秧歌,听说最红火的年月,家家都参与进来,从腊月十五排练起,一直到二月二龙抬头结束,大马车拉着队员们,扭遍了附近几个乡。那个热闹,城里的人都跑来看。说的就是这个屯子吧?”

听了这话,刘发立马兴冲冲地说:“嗨,就是咱们这儿!没错,没错!想当年,我是秧歌头儿呢,还在队里扮孙悟空,到哪个村都有一大群孩子跟在后头起哄,齐声喊着‘孙猴子、孙猴子。嘿,真带劲儿!咱的秧歌队大啊,舍得投资,扮相齐全。白蛇青蛇、唐僧师徒、八仙过海、跑旱船、媒婆、大头人……应有尽有!”

说着话,刘发忙请司机进了屋,拿烟倒茶,如同招待老朋友。司机乐呵呵地进了刘家,“大叔,我姓林,您就叫我大林吧。我姥姥家就在旁边那个屯子,小时候过年爱住姥姥家,一住就是一整月,追着你们屯的大秧歌看,真过瘾!”他笑哈哈地说着,两人之间的生疏又褪去几分。“大叔,您是一个人住啊?”大林问道。

刘发叹了口气:“唉,老伴儿走了五六年了,儿子媳妇在城里打工,安了家,也把孙子接进城上学了。原本他们让我也进城养老,可我不习惯住城里,就留在了屯子里。”

大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现在你们屯这秧歌大拜年的习俗……”

“哪儿还有什么秧歌拜年!”刘发激动地说,“早没了!现在不打猎,不伐树,屯里也没多少土地,年轻人都进了城,留在屯里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平时屯里那个静啊。只有到了腊月二十六七,才开始热闹起来,孩子们回来过年,待上六七天,又一股脑都走了。至于秧歌队,当年那些队员们,大都是我这岁数了,老胳膊老腿哪还折腾得动。临时回家住几天的孩子们,哪里肯搭工夫练这玩意儿。所以,秧歌屯早就是个虚名了!没这习俗了!”

刘发的话里带着几分感伤,大林连连点头。“大叔,是这么回事,我是做生意的,不瞒您说,多少也有些家业。不愁吃不愁喝了吧,小时候的一些事儿就刻骨铭心地想。现在城里的秧歌队不少,哪个广场上都有一伙,可我就是想念小时候追着秧歌挨个屯子跑的日子,所以特意回来找感觉。但是我也猜到了会是这个样子……”

两人同时叹气。

“大叔,不知道屯里那些老秧歌队员们,还有没有心思再聚到一起,组织秧歌队了?”

刘发一下愣住了,老队员?当年的小队员们,现在也六十开外,老队员也七八十岁了。每年正月,大家伙儿聚到一起看牌神侃,没有一个不感叹岁月流逝得太快。可是让他们再下场子,敲锣打鼓扭起来,怕是……“林老板,大家都一把年纪了,高跷谁还敢踩?跌了摔了不给儿女们添麻烦吗?组织秧歌队就是为了到各家各户去拜大年,可谁家愿意请一支老年秧歌队呢?闹不好出点儿事故,都得吃不了兜着走!”刘发连连摇头。大林笑了:“大叔,我都想过了。高跷肯定不能踩,我们就扭地出溜儿。咱也不去外屯,就在自己屯里拜年!我出资给大家办意外保险,真有麻烦了也有人出医药费。您看怎么样?”

刘发被说服了,当下抄起电话,把当年那些老秧歌队员们都请到家里,说有要事商量。

很快,刘发家就挤满了人,听明白林老板的意思,大家的眼睛闪闪发亮,纷纷表示愿意参与扭秧歌大拜年。

“这回把秧歌捡起来,甭管年节咱都扭,像城里人那样老有所乐。身体好了,孩子们才能安心在外打拼!”说话的是当年扭白蛇的李鲜花。当年,她可是秧歌队的灵魂人物,从十几岁扭到三十多岁秧歌队解散。

李鲜花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于是全票通过,秧歌屯的拜年秧歌队成立了。大家纷纷表示,当年的锣、鼓、镲、服装、彩扇、道具,都在仓房里收着,保证啥都不缺!

大林这时对大家说:“好!大家太给力了!从前请秧歌队拜年的一般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家,你们赚的是打赏钱。现在我们不出屯子,秧歌队给屯子里每一家都拜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打赏就算了。我承诺,从排练第一天开始,一直到表演结束,每人每天我付一百块的辛苦钱。就这样定了!”

大家高兴之余,又很纳闷,这个城里的大老板为啥对秧歌队情有独钟?就为了找回童年的感觉?这付出也太大了吧?可是大家跟他不熟,也不好多问。大家约好了第二天早上八点在刘发家的大院集合,排练场地就定在刘家。他家的院子大,跑得开。

第二天不到八点,人就到齐了。这些生活在乡下的老人,仿佛被唤醒了青春,眼睛里充满了神采。但却出了一个问题,道具和服装出了问题。鼓被耗子嗑了洞,衣服一扯一个口子——秧歌服颜色鲜艳,料子滑溜,质量却很差,放了二三十年,不霉才怪呢。

大家正在七嘴八舌商量怎么补救,林老板到了,乐呵呵地从车后备厢抱出两个大包裹,里面都是色彩艳丽的秧歌服、彩扇、手绢,一应俱全。

排练开始了,大家虽然老了,可基本功的底子还在,喇叭匠的曲子还不跑调,打镲敲鼓的人手也不抖,地出溜儿又不用踩高跷,才一天下来,就已经有模有样了。

最有趣的是,大林也穿着一身鲜艳的服装上了场,他扮的是媒婆:头上戴着假发疙瘩鬏儿,涂着艳丽的腮红,左手挎着竹编篮子,右手执着长长的烟袋锅子——他有点儿跟不上节奏,时不时还顺拐,给大家增添了不少笑料。有人恍然大悟,说,看来大老板是为了图一乐,才舍得为咱们花这些钱,咱就是陪人家乐呵的!

这话传开了,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兴高采烈地说,这事儿要瞒着孩子们,等他们回来过年,给他们一个惊喜。

第二天,有几个跟着孩子在城里养老的老队员也被叫回来了,几天下来,秧歌队已经有三十多名队员,接近当年的规模。

在嘹亮的唢呐声里,除夕到了。初二一大早,大林开着车赶到了秧歌屯,队员们早已经集结在刘家院子里,刘发的儿子媳妇满脸喜气,同时点燃了两挂鞭炮,又放了六个二踢脚和六个烟花,取“六六大顺”的寓意,唢呐声中,秧歌队开始扭起了第一场大拜年秧歌。村子里家家户户大门洞开,人们穿着喜气洋洋的新装来到刘家。

进入实战,队员们仿佛回到了当年,扇子手绢舞得翻飞,动作灵活得根本不像是一群老人。二十分钟后,队员们出了刘家,进入第二家开始大拜年,例行的放鞭炮迎请之后,有的年轻人看得眼热,跟着下场顺手抢过谁的扇子或者手绢也扭起来。这也是这地方扭秧歌拜年的风俗习惯,观众随时可以下场参与。

一天一天过去,转眼到了初六,人们逐渐回城,下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初六是秧歌队拜年的最后一天,因为初七年轻人就要返城上班,过了初七,秧歌屯就恢复了从前的寂寞。

大家想给全屯每一家都送去祝福,最后一站是五保户老人杨三槐家。杨三槐前年就进了敬老院,他的小木屋已经快歪倒了。有人说,杨三槐都不在这儿住了,别扭了,怪累的,反正也没人看见。刘发摇摇头说:“三槐虽然不在这儿住了,可他的房子、土地,还都在秧歌屯。认落一屯,不落一邻,听说三槐的身体不大好,扭秧歌拜年图的就是一年里开个好头,保平安健康!”

于是,喇叭匠提起了沉重的喇叭,队员们扭动着疲乏的腰身,开始了最后一场大秧歌。

这一场结束,夕阳即将落下,队员们收起扇子和手绢,心里有点儿感伤。大林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大红包,给每个队员发了一个。

队员们面面相觑,刘发说:“林老板,这钱我们不能要。”

“为什么?我们不是说好了吗?”大林很奇怪。

“其实,我们更应该感谢的是你!是你的组织,让我们找回了当年的感觉。人到老了才知道,能够找回年轻时的心情,是多么不容易啊。我们收获这么大,还要你的钱,没道理呀!”

大林笑了,“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四十多年前,村子里有一个姓林的外来户,搬来没两年男的得病死了,女的领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过得非常苦。就在那年正月,小男孩每天追着秧歌队跑,回家跟妈妈哭着闹着要请秧歌队来家里扭秧歌。妈妈流着泪哄孩子,说咱家不是有头有脸的人家,人家不能来,来了咱也给不起赏钱。可孩子听不懂这些,怎么哄都是闹。邻居的秧歌头儿看见了,他跟队员们商量,破例在小男孩家扭了一场,却不肯收赏钱。那以后,每年春节,秧歌队都会给小男孩家免费扭一场拜年秧歌,连着好几年,直到他和妈妈搬回老家……”

刘发大吃一惊,紧盯着大林,突然一拍大腿:“对,是你!你是住我家邻居的小林子!你妈呢?还好吧?”

大林的眼圈红了:“我是小林子,我妈前不久去世了,临终前念念不忘秧歌屯。我很后悔,没早点儿带她回来看望大家。这几十年里,无论我做什么,都不会丢掉一份善念,也因为这份善念,我在事业上得到了很多帮助。这可能是我成功的秘诀吧,而这秘诀,正是来自咱秧歌屯的传承……”

2023-11-06 06:11:11

  • 上一篇:鸳鸯杯
  • 下一篇:爱的砝码
  •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