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朝咸丰年间,天津芦台西,一个叫北涧沽的村庄,出了一位名人,因兄弟里排行老五,故人称金梁五爷。金梁五爷自幼习武,身手不凡,除硬功夫过人外,气功也有绝活。他行侠仗义,救难济贫,痛恨世上那些狗眼看人低,见人下菜碟的势利小人。他的为人在村里口碑不错。只可惜此人嘴有豁口外貌不佳,几次武举乡试都未被录用。
有一年腊月的一天,五爷想,今天天气不错,上街赶集,采购点儿年货,顺便剃剃头,刮刮脸,准备过年。村子离芦台十多里路,他步行赶路,到了芦台已近晌午了。他进了一家剃头棚(理发店),进屋一看,前边有两人,好在人不多等等吧,之后又来了几位,逐个坐在五爷的后面。前面的两位很快就剃完了,然而师傅没叫五爷,直接叫五爷后面的那位。五爷心想,必是人家就在前边,刚才出去办事了,等着吧,反正一个人的活很快就得。当这位剃完离开时,剃头师傅又过来叫人,还没叫五爷,仍然叫五爷后面的,五爷心想,不会是人家提前预定的吧,要么就是熟人,我再等一等。
就这样一连叫了四位都没挨上五爷。这时五爷有点儿火了,再看这些人,除了长袍就是马褂,礼帽压眉,衬胯拐棍,有托水烟袋的,有捏鼻烟壶的,有戴金丝眼镜的,都是世面之人。唯有五爷个子不高,胡子拉碴,头发蓬乱,身穿小棉袄,脚上穿着牛鼻子式的纳帮鞋,整个一乡巴佬。五爷明白了,心想,兔崽子,狗眼看人低,一个势利小人,等着瞧。
这时天色已暗,日近黄昏,理发师发话了,“唉!你剃不剃呀?要剃就快过来。”五爷嘛话没说,瞪着双眼,紧闭嘴唇,坐在理发椅子上。剃头师傅备了备刀,开始为五爷剃头,刀子刚一接触到头发,只听一声清脆的钢响,理发师傅心里纳闷怎么回事?再看剃头刀成了钢锯齿了。一连换了三把全部一个样,他心里发慌,定睛一看,这位要剃头的乡巴佬,头发根根都像钢丝一样竖了起来,理发师傅自知理亏,心想,我今天摊上事儿了。咕咚,跪在地上磕头作揖求饶。
掌柜的闻声出来一看,这不是北涧沽的五爷吗。是谁不长眼惹五爷生气?转身训斥徒弟,“你们有眼不识泰山,怎么将五爷气成这样?”理发师傅没办法,只有一五一十地把前因说了一遍。当时把掌柜的气得差一点儿背过气去,高声吼道:“都给我跪下,求五爷开恩。”又转身求情:“五爷,大人不记小人过,别跟孩子们生气。”顺便又吩咐伙计赶紧为五爷准备年货。五爷忙摆手:“不用,今天这事我看这么办,为了教育你们这些势利小人,让你们长长记性,要给你们一个小小的惩罚。”“什么惩罚?”“从明天起,到大年三十,每天为前五名进店剃头的贫穷之人免费剃头,不许骗我,你们看行不?”掌柜的和刚才剃头的师傅哪敢怠慢,连忙称:“行,行,行。”
话音未落,五爷不见了。
五爷不仅功夫不凡,还是性情义士,时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年正月初二,五爷携夫人去丈人家拜年,路过一村庄,见几个地痞混混儿正在欺负一位外地上门乞讨的妇女,五爷见状,火气往上涌,上前教训了他们。哪知,这帮地痞又找来众人要与五爷没完。正在纠缠之时,五爷的小舅子闻讯赶来,劝大家说,诸位都回去吧,和他闹是自找没趣,你们见过他有多大力气吗?他一个人能拽住牲口。
众人摇头不信,其中一人从家中牵出一头大骡子。好家伙,这头骡子,一人多高,膘肥体壮,金黄色的毛油光锃亮,一看就知道是上等牲口,单套拉两吨活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众人问怎么比?五爷说:“你们随便。”那就来拔河吧,看看他究竟劲儿有多大,真能拽住牲口?大家都知道,这样一头骡子,别说一个人,就是十个二十个小伙子都难拉住,他们不信五爷的力气,将牲口套钩交给五爷,五爷放下套钩,整理一下衣裤,活动一下手腕,脚腕,然后侧站来个骑马蹲裆步,左手往腰上一叉,说:“来!”随即右手将套钩挂在手上。
大家此时大气都不敢喘,期待着绝活的出现。这时牲口已套好,五爷也准备就绪,牲口主人扬鞭催骡,吆喝前进,五爷顺着骡子前进,身子向前微扑,胳膊略伸,骡子向前走了两步。
众人和牲口主人一看骡子前进了,更来劲儿了,鞭子抽得啪啪响,骡子哈腰向前。这时只见五爷面色紫铜,头发像钢丝,将胳膊慢慢向后一拉,骡子马上跟着倒退了两步,主人加鞭,只见骡子原地刨土,硬是不能向前。五爷又稍稍松了松,骡子向前了两步,紧接着五爷又向后拉,骡子又跟着退了回来。就这样拉锯式的表演了几次,众人叫好,彻底服了。牲口主人摘下套钩,五爷活动一下双脚,只见两只鞋底留在原地,脚脖子上只剩下鞋帮。众人吃惊,眼都看直了,再找几个地痞混混儿,早就无影无踪了。
2023-11-06 07:10:13